牛郎织女是什么星座的?牛郎织女是什么星座的牛郎星是哪个星座?

注: 本文作者樊宝锁老师。樊老师已于去年春天去世。各地文化的挖掘、繁荣和发展,离不开各级文化工作者的艰辛付出和努力。谨以此文怀念樊老师,并向樊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国民间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牛郎织女,广泛传播于全球华人世界,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可称得上是中国民间文化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千百年来,优美的传说伴随着民众的生活,被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影响着民众的思想、情操、伦理和道德,为中华文化之瑰宝。

  2006年12月13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山西省和顺县为“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将和顺县申报的“牛郎织女传说”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6月,山西省文化厅命名和顺县为“山西省首批民族传统节日(七夕节)保护示范地”,和顺声名鹊起,享誉全国。循着牛郎织女传说的源流、演变及原生态的特征,推测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操、道德取向,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建设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民间文学研究表明,神话和民间传说有着割不断的联系,有不少的民间传说来自神话,从而使民间传说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牛郎织女传说与神话“割不断的联系”,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古代先民对星象的认识是从自身实际生活经验出发的,人们凭借宗教和现实生活方面的知识,来观照天空上的星辰,展开丰富的联想,于是便有了银河东西两个星座——牵牛织女的名称。《诗经·小雅·大东篇》载:“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牵牛,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意思是说,银河(天汉)只有光可照人而不见影,织女星一夜七移,只有西向而无东向,不像人用织布机梭子一来一往,不能织出文采交错的布帛来,牵牛星虽明亮,却不能负起驾车和载物的任务。从这首诗中,人们看不出牵牛和织女有什么联系,还没有赋予它们人格上的意义,但诗之叙述,无疑为后来的神话建立了构架。

  时至两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社会模式已经定型,民间文化空前繁荣,牛郎织女神话的文献资料异常丰富起来,人们将牵牛、织女这两颗星奉为星神,而又以人的形象、行事来想象他们。在民间诗人的笔下,便出现了古诗十九首里那样的咏叹:“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诗中描绘织女悲哀着不能与牛郎相见,只有如雨地涕泣和不停地劳作。这首诗以银河、牵牛星、织女星的天文现象为载体,把人间男女分离的哀怨之情投射到天象去。从诗中也可以看出牛郎织女神话在汉代的发展与演变,并不是以天上星辰之神的身份出现在神话传说中,而是以凡人形象展示着普通的生活历程。牛女神话已经向着世俗化的方向迈开了演进的步伐,人对牵牛织女星的想象,已经推展到隔着银河不能相会的一对男女。这可以说是“人形化”之后,真正显现了牵牛织女故事的雏形。

  象征,是神话思想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因牵牛、织女二星的天文位置发掘出“离别”的象征意义,可说是东汉末年社会动乱不安的反映,亦是古今以来,相思之情的最佳心理写照。牵牛、织女两情相悦、相恋到不能长厮守的“别离”悲情,牛女神话才真正以两情相恋的坎坷经历展示了令人回肠荡气的艺术魅力。牵牛、织女由星辰之名而发展演变为世俗凡人的形象,并以两情相悦、渴望长厮守的动人故事作为神话的主要情节,这说明牛女神话在汉代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同时也说明了在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步世俗化的事实,是汉人“天人”相应、相感的神学思想和自然宇宙哲学观的反应。

  牵牛、织女神话,经民间百姓不断创造,反复加工,具体内容渐显明朗。汉崔寔在《四民月令》中最早将七月七日当做“曝经书”的日子记载下来。曹魏之际,曹植《九咏》注曰:“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由此推测,七夕牛女相会的想象已渐兴起。至晋代,《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针,或以金银玉石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傅玄《拟问天》还有:“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会于天河”的记述。可见晋人对牵牛织女的想象已不是汉时的“离别”状态,而是一年一度的秋期佳会。牛郎织女故事和七夕相会的情节已较完整了,原来彼此无关的牛郎织女故事和“乞巧”的风习开始密切的结合。

  至宋代以前,牛郎织女神话的基本情节大体如南朝梁(约公元502年—557年)殷芸《小说》(《月令广义·七月令》引)中的记载:“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地之孙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饪。天地怒,责令归河东,但使一年一度会。”此时,牛郎织女神话的主要特征是“天神恋爱”。民间对织女“废织”及牛郎无多的描写并不接受,人们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追求不断加工完善,口耳相传,演绎成了一个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宋代词人秦观的一首《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把这段故事推向极致,成为经典之作。文人笔下的描述,离不开民间所创造的情节和内容,是时,牛女神话故事在广袤的土地上流传,被凡人化、生活化和劳动化。和顺地区所传牛郎织女故事,其内容与各地广泛相传之内容大致相同,而先民以其特有的想象,使内容更丰富,情节更生动。

  相传,牛郎姓王,排行老三,自幼牧牛。父母双亡后,其兄嫂为争家产与牛郎分家而过。牛郎分得一头老牛,十八岁时,经舅父青似海安排,来到南天池村居住。老牛给牛郎出主意,促成牛郎与织女在天河池(地名)相见,相爱,结为夫妻。牛郎织女生育一儿一女,过着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美满幸福的生活。然而,织女私下凡间,触犯天条,王母娘娘得知织女下凡私自成亲,非常恼怒,带天兵天将下界捉织女回天庭受罚。八仙闻讯与天兵天将打斗,老黄牛现身,助牛郎担俩孩子追织女。王母娘娘拔下头上金簪向空中一划,一道汹涌的天河挡住牛郎的去路。从此,牛郎织女只能泪眼盈盈,隔河相望。后由八仙求南海观音说情,玉皇和王母娘娘动了恻隐之心,准许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每逢七月初七日,人间喜鹊便飞聚天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助他们相会。牛郎织女传说定型下来,主要特征是“人神恋爱”。

  和顺县地处山西省东陲,太行山中段,境内峰峦叠嶂,沟壑纵横,素有“太行屋脊”之称。和顺县南天池村海拔1350米,周围山峰耸峙,林木茂盛。村东1公里处,海拔1800余米的天河梁横亘南北,气势宏伟,犹如一壁屏障,将南天池村与外界隔绝,形成相对封闭的世外桃源。这里常年云雾缭绕,恰似人间天上,天上人间。南天池、牛郎峪一带历来交通闭塞,至今保持着耕织为业的生产方式和淳朴的民风。南天池与牛郎峪不到10平方公里的境域内保留着与牛郎织女故事相关的古地名与人文景观近40处,村民世代传承着生动鲜活的牛郎织女传说故事和原始而浓烈的七夕风俗活动,其整体与牛郎织女传说故事情节融洽和谐。

  牛郎峪村——因牛郎出生于此而得名。

  牛郎沟——牛郎峪旧址南,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山沟直通天河梁、南天门,传说是牛郎放牧的地方,沟中有“饮牛池”、“喘牛场”、“牛郎故居”等遗址。

  天河池——南天池村东南1.5公里处的一池碧水,为天河梁山腰一泉池,经年不盈不竭,水池旁一株古椴木树冠庇荫,蔽遮了半池碧水,传说是织女洗澡的地方。也是牛郎织女相见、相爱之处。

  南天门——位于南天池村西北1.5公里处,是牛郎沟通往南天池的必经之路,传说中仙女下凡的必经之路。

  簪峪——也称磨子峪,磨峪。位于灰调曲村东一条山沟,村民外迁,村址遗迹尚存。传说是王母娘娘磨金簪、划天河的地方,有“磨簪石”遗迹。这些地名是地方志中早有记载的,其余地名及景物名称亦由牛郎织女的传说而得名,人们将沉寂的山水描绘的灵光四射,为传说的实物载体。如相思背、喜鹊山、驴打滚、双龟石、拴牛石、老牛石、牛郎庙、织女庙、马鞍山、道士帽(山名)、石印、笸箩凹、杏树湾、桃树沟、八仙洞、哪吒塔等。千百年来,南天池、牛郎峪一带的村民津津乐道牛郎织女传说故事时,往往会指点着一处处地名、景观缓缓道来,饶有趣味,同时这些地名和景观又使传说的内容更加生动鲜活。如王母娘娘带天兵天将捉织女回天,除老牛献身相助外,还得到云游此地的八仙相助。八仙之一的张果老遣神驴与天兵天将斗法,神驴在喜鹊山坡上打滚,扬起的尘土迷住了千里眼、顺风耳及众天兵的双眼,织女逃过一劫。这一情节极具戏剧性,让人拍手称快,也为后来八仙出面求南海观音菩萨说情天庭,玉帝王母娘娘准许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结果作了自然铺垫。这些情节既反映了人们对王母娘娘强行拆散牛郎织女美满姻缘的不满,也表达了人们对家庭幸福的追求心理和对观音菩萨普度众生的宗教信仰。

  伴随着古地名、人文景观的传承,与牛郎织女传说联系紧密的七夕节民俗浓烈而历久不衰,和顺保存着七夕民俗的诸多记忆。民国《和顺县志》记载:“七月初七,处女用瓦器生五谷芽,向牛女乞巧。”七夕这天,许多村庄的村民讲究吃好的,穿好的,放鞭炮,贴窗花,打扫庭院“接织女回家”。至今当地遗存着种生乞巧、穿针乞巧、浮针乞巧、祭供牛女、男女互赠信物、“看天”等风习。如七夕家家打扫庭院,朝南摆案板或桌子设供,上供连着杆茎一起煮熟的毛豆、带苞叶的玉米穗和瓜果,“祭供牛郎织女”,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和顺有七夕“看天”一俗,说这一天多雨,皆因牛女相见悲喜交加,泪水涟涟所至。民间有“七七不出门,出门被雨淋”之谚。《史记·正义》说织女“主果瓜丝帛珍宝”,认为七夕织女星暗会导致“天下女工废”。女儿在出嫁前后潜心织绣技能,更是流传千余年的社会风尚。和顺妇女以会裁剪缝纫织绣为美,每有新人婚嫁,亲戚邻里必以新绣鞋垫赠新人,甚至作为陪婚的物品粘于一块红布或花布上挂于墙上展示于人。南天池村还传承着关于牛郎织女传说的韵文体吟诵。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南天池一带的村庄有演剧酬神的风俗遗存,当地人叫“酬神戏”,每逢演戏,唢呐开场后,演员必吟诵一段韵文:“天河梁下一清泉,一颗椴树盖得严。谁要喝了天池水,谁活长生不老仙。喜鹊好,喜鹊好,喜鹊展翅搭天桥。牛郎织女天桥过,不知天桥牢不牢。”此时众人齐声附和喊道:“牢!”喊毕开戏。七夕节,牛郎峪村的妇女必做针线活,意为这一天做做针线活,一年中做针线时针不扎手;村中男人要至村前木便桥墩处铲土垒石修补桥墩,意即鹊桥牢固,牛女天上好相见。人间天上,情意绵绵。

  近年,和顺县委、县政府围绕“文化活县”方略,七夕期间隆重举办“消夏避暑旅游节”、“牛郎织女文化节”,节日期间举办“乞巧布衣展”、“书法摄影展”、“集体婚庆”、“金婚纪念”等系列活动,并成程式固定下来;县青年艺术团排演的新编晋剧鹊桥会》,在省会上演引起轰动;以牛郎织女形象制作的瓷盘、瓷瓶、水晶盘成为人们竞相购置的纪念品;一曲《忠贞——牛郎织女在和顺》的歌曲,唱响和顺城乡,成为民间婚庆的首选歌曲;各乡镇、社区组织的“选美”、“赛牛”、“艺展”、“赛歌”、“植树”、“唱戏”等活动,更使七夕文化大放异彩。政府、民间互动,极大地提升了七夕民俗文化的内涵。省文化厅副厅长赵晋荣评论说,牛郎织女传说“是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重要成果”。国内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和顺自然风光优美,起源地原生态,人文景观遗存丰富,保存完好,全国罕见。

  牛郎织女传说,深受劳动人民喜爱,在世界华人圈内广为流传,不仅在于故事情节反映了劳动人民追求自由恋爱、美满家庭这一永恒主题,体现了口头文学的人民性和艺术性,更在于故事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

  首先,牛郎织女传说蕴含着不畏艰险、忠贞不渝、追求幸福的文化内涵。牛郎在王母娘娘的威严和神力面前,不畏艰险,追随织女到天上,强求与织女相会,正是中华民族忠贞不渝爱情理想的寄托和幻想。

  其次,牛郎织女传说蕴藏着不折不挠、不畏不惧、困难当头奋发有为的精神力量。在漫长的农耕社会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难以摆脱上天的约束,耕作者不折不挠,与命运抗争,是几千年来激励人们冲破传统观念的精神力量和文化源泉。

  其三,牛郎织女传说表现了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的理想追求。“和”是古代先哲的生命信仰和思维基础,“和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流价值观,牛郎织女文化正顺应了人伦和谐、天人协调的中华民族数千年来追求的美好愿望。政通人和是人们理想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态,王母娘娘拔下金簪划出一条天河,将牛郎织女阻隔于天河两岸,只许他们一年相会一次,既是封建制度阶级对农民残酷统治的反映,又是人们对打破天堂与人间的界限,实现政通人和的一种心里追求的写照。

  其四,牛郎织女传说表现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满家庭的渴望。在农耕社会中,这种热爱与渴望表现得尤为强烈。牛郎织女一双儿女的降临为生命添加了欢乐,儿女成双,男耕女织,家庭美满,延续着劳动人民的希望;与牛郎相伴的老牛之死更具悲壮色彩,珍爱生命,家庭美满,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由此而论,牛郎织女似乎将永远活在民间百姓的心中。

  其五,牛郎织女传说“人神相恋”的特征,表现了人与自然对话的期盼。人类的这种期盼由来已久,于是在传说中大量出现了人与神仙的对话,人与动物、植物的对话,人与自然山水的对话,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强烈愿望和心理特征。可以说,牛郎织女传说吸收了传统文化中多种元素,表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多样性,由此而衍生的七夕风俗包含了诸多的民族文化心理。牛郎织女传说凝聚着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忠贞不渝、不折不挠、天人和谐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文化记忆的资料宝库,是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精神源泉。

  在振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时刻,弘扬牛郎织女所蕴含的精神价值,把和顺打造成晋中的、山西的、中国的、世界的爱情文化圣地,使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放射出夺目的光彩,前景灿烂,世人期待。

(作者单位:和顺牛郎织女文化研究会)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qiming.com/22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