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字取名寓意及含义女孩,延字取名寓意及含义女孩子?

  永济市境内的中条山上,有座栖岩寺遗址。多年来,一直想去那里游访,参拜昙延祖师洞,但一直没有机缘。说起这位昙延法师,现在几乎是藉藉无名,没几个人知道,但在北周和隋代,这位法师的名望却是如日中天,朝野皆知。举几个例子:在著名的敦煌莫高窟壁画中,以昙延故事为主题的,就有三组,几乎是个特例;唐都长安是当时全世界最著名的国际大都市,而这座长安城却是在隋文帝时代修建的,名叫大兴城,大兴城的东门西门,分别取名为延平和延兴,这个“延”字的来历很简单,无非是想借用昙延法师的一点灵气而已,不可思议吧?

  出身来历

  我看过一则有趣的民间故事,是讲昙延法师的出身来历的。尽管绝不真实,但还是值得一讲。

  那故事说,昙延是蒲州临晋县耽子村人,姓王,从小是个贫苦的傻孩子。有一年,村里来了一只老虎,在村边转了半个月,不肯离去。村民们很害怕,心想,这老虎怕是要吃个人才走吧?那让它吃谁才好呢?研究了半天,决定大家筹点钱,把王家的傻孩子买来喂虎。王家人也没有办法,反正是个傻孩子,卖就卖了吧。

  于是,大家把傻孩子梳洗干净,送到猛虎跟前。那虎也怪,不但不吃孩子,反而老老实实地伏下身子。这傻孩子便顺势骑到老虎背上,任由老虎把他驮走。老虎跑到一百多里外的灵居寺,在寺外找个了个土窑洞,就是现在昙延祖师洞的位置,把孩子放下。然后老虎用爪子刨出一眼泉水,喝了一饱,转身就跑开了。

  灵居寺的老和尚发现了这傻孩子,把他暂时养在寺里。有一回,老和尚下山办事,只给孩子留了三天的干粮。后来大雪封山,老和尚过了十几天才回来,心想孩子一定饿死了。没想到,这孩子居然煮了一锅料礓石,吃起来像芋头一样甘甜绵软。老和尚心想,这孩子一定是神仙下凡,非同寻常,于是就给他剃度出家,取法名为“昙延”。后来,傻孩子也不傻了,智慧无比。

  这就是民间传说中的昙延法师来历。

  根据《续高僧传》记载,昙延法师是蒲州桑泉人,确实姓王,但绝不是贫寒人家,而是世家豪族,他的家族里人才辈出,在北周北齐两朝做官的有不少。我大致查阅了一下史书,没有发现当时的哪位姓王的名臣名将是蒲州桑泉人。但昙延法师学问渊博,文才出众,说明他青少年时代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贫寒的平民人家是没有这个条件的。我甚至还联想过,他和龙门王通的家族,也许有某种渊源吧。

延字取名寓意及含义女孩,延字取名寓意及含义女孩子?

  入佛因缘

  昙延少年时代,在蒲州一带读书求学,因为才华横溢,已经小有名气。十六岁那年,他去蒲州著名的仁寿寺游玩,寺里的妙法师正在讲《涅槃经》,昙延一听,就被经文的妙义吸引住了。

  说起这位妙法师,也是《续高僧传》中有名的高僧。他法名僧妙,别名为道妙,原本是冀州一带人,出家后云游到河东蒲坂,在常念寺,也就是后来的仁寿寺内居住,因为修行精苦,智慧过人,善于讲解各种经论,在当时声望很高。

  妙法师最著名的故事,是佛舍利放光。当时西域僧人进献了佛舍利,北周太祖宇文泰听说妙法师德高望重,就把佛舍利送到蒲州来供养。妙法师不敢怠慢,将佛舍利顶戴在头上,昼夜用功修行,过了一年多,忽然在一个晚上,舍利放出了奇异的光辉,照天照地,蒲州城附近的老百姓都看见了,纷纷顶礼膜拜,妙法师因此获得了更高的声望。(这类奇异事件,现代人不太容易接受,但在宗教界却是经常流传的,大家权且当故事听吧,本文还要讲述好几个神奇故事呢。)

  妙法师能讲解多种经论,但最常讲的便是《涅槃经》。他为人非常谦虚,每次讲完经,都要合掌忏悔,对大众说:“佛陀的智慧奥妙难知,凭我们凡夫的思想是猜测不到的。我所讲的,都是依据师父的教诲,完全没有个人的私见。大家听后,不管能不能接受,都请您布施欢喜,给我捧捧场。”但其实,他经常发挥自己的研究心得,每次讲的时候内容重点都不太一样。这样,普通听众很难完全领会,而才智过人的听众却赞叹有加,深会其源。

  昙延就是这样被妙法师的讲座吸引,开始研究佛教哲理的。很快,他就完全信仰了佛教,并拜妙法师为师,出家修行。到二十岁左右,他已经成为蒲州城里崭露头角的青年法师,能够升座说法,宣扬佛理。他经常对人说:“佛性妙理为《涅槃》宗极,足为心神之游玩也!”

  方圆动静

  《续高僧传》中称,昙延法师是位仪表堂堂的美男子。个头很高,有九尺五寸。而且像《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一样,垂手过膝。还有一个异相,是“目光外发,长可尺余”,对此我是实在难以理解,没有任何参照物,不知道一尺多长的目光是什么样子。勉强理解,就是眼光非常明亮吧。其他方面还有:出言清越,历然不群,容止邕肃,风骨陶融等等,《续高僧传》中用了很多赞美的词汇,来形容昙延法师的过人风采。

  昙延出家后,虽然十分钟情于《涅槃经》,花了很多精力来研究,但也怕理解肤浅,不能完全领略佛陀的妙理,就广泛地听取学习了《华严》《大论》《十地》《地持》《佛性》《宝性》等经论,收获非常丰富。

  有一天,他觉的自己的理论知识已经学习了不少了,就看着自己影子反思道:“与尔沉沦日久,飘泊何归?今可挟道潜形,精思出要。”“与尔沉沦日久,飘泊河归?”这句话是个妙语,后世文人学者引用很多。大意是,我和你这个影子一起沉沦飘泊,实在是太久太久了,究竟哪里才是人生的最终归宿呢?现在应该携带着所学的佛法妙理,找个地方隐居下来,精心研究解脱轮回的要点。

  于是,他就在蒲州附近中条山的百梯寺隐居下来。(那地方当时叫南部太行山,也叫中朝山。百梯寺在今芮城县大王镇百梯山,此寺又写作“柏梯寺”,住过很多有名的僧人,也曾经有很多诗人吟咏过,现在应该没有太多遗迹了。)

  当时,百梯寺附近还有一位著名的俗家隐士,姓薛,研究儒、释、道各家学术,是位高人。他听说昙延学问好,就来拜访闲谈,两人经常打趣逗乐,但未必互相佩服。有一回,薛居士出了个文字游戏,要昙延以“方圆动静”四个字来做几句诗偈。昙延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方如方等城,圆如智慧日。动则识波浪,静类涅槃室。”薛居士听了,大惊失色,觉的昙延简直就是天才,称赞道:“希世挺生,即斯人也!”此后,薛居士就放下架子,认真向昙延请教了。(敦煌莫高窟五代第108窟甬道顶部绘有此故事,画面榜题明确:“此是百梯山昙延法师隐处。” )

  现在来看,这四句诗偈主要还是个文字游戏,体现昙延法师的才学和急智,四句诗里用的全是佛教术语,非常合乎本色。这种游戏好像历来就是考神童的,唐玄宗时代的名相张说和神童李泌,也有过这么一段交锋。张说以棋为例,说道:“方若棋盘,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而年方七岁的李泌脱口而出:“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材,静若遂意。”让在场的唐玄宗大惊失色。

  经卷放光

  昙延法师在百梯寺隐居期间,想结合自己多年来的研究和修行成果,认真撰写一部《涅槃经大疏》,详细讲解经义,利益众生。但是,他又担心自己学问不足,修行不好,以凡夫俗子的观念来错解佛意。于是,他就像大多数佛教徒一样,每天晚上恭敬认真地祈祷,请求佛菩萨加持自己,开启自己的智慧,能够完整、准确、生动地解释经义。

  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昙延祈祷了很久之后,有一天晚上就做了个奇怪的梦。梦中有一位穿白袍子的天竺僧人,骑一匹白色骏马,骏马的鬃毛和尾巴没有修剪,长长地拖到了地上。这位天竺僧人就在马上给昙延讲授《涅槃经》的宗旨,昙延则抓住马鬃与那僧人讨论。

  昙延醒来后就猜想:这位天竺僧人一定是佛教史上著名的马鸣菩萨,他来给我传授佛法要旨。我手抓着马鬃,也象征着我能掌握《涅槃经》的宗旨。看来,我一定能够圆满完成这部著作。

  于是,昙延就开始动笔写作,在著作的第一页,他恭敬地写下了赞美三宝的偈颂:“归命如来藏,不可思议法……”

  撰写完成后,昙延还是担心有不合佛意的地方。他仍然用了佛教徒的方法,向佛菩萨祈求感应。他带着《涅槃经》的卷轴和自己的文稿,来到蒲州城里的仁寿寺,在舍利塔前陈列供奉,然后烧香起誓:“小僧昙延以凡情妄测佛心,撰述了《涅槃经大疏》,现在都陈列在这里了。如果文词准确,能够表达佛意,请佛菩萨给我显个灵。如果没有感应,那我发誓不把这部错误的著作传扬出去。”

  他发完誓后,奇迹果然发生了。陈列在前边的《涅槃经》卷轴放出了耀眼的光芒,持续了很久很久,附近的僧俗人等看到光芒都来朝拜。之后,塔中的佛舍利也开始放光,放光的情况和以前妙法师的感应几乎一样。(莫高窟初唐第323窟南壁东侧,以全景式连环画描绘了昙延法师的故事,共四组画面,其中上层两组画面,表现的就是这一故事。)

  蒲州的官吏把这件奇事汇报给了朝廷,北周太祖宇文泰听说后,非常高兴,就请昙延到长安去讲授这部著作。昙延心有灵犀,讲授水平也大大提高,轰动一时。这部《大疏》被人传抄流行后,佛教界的高僧大德们做了公允的评价,大家把这部著作与长安净影寺慧远大师的相关著作相提并论,认为慧远大师的长处是“文句惬当”,昙延法师著作的长处是“标举宏纲,通镜长骛”,各有千秋。

  由于这部杰作,昙延法师成了全国一流的佛学家,不仅得到了广大佛教徒的崇拜,也得到了北周太祖宇文泰的钦敬。因为宇文泰生前没有做过皇帝,所以当时可能还是西魏时代,宇文泰是实际的执政者。他很恭敬地替昙延法师主持操办讲座,认真听讲学习。

  昙延法师生性恬淡,不愿久住长安,宇文泰则嫌百梯寺太远,交往不便,于是就在中条山靠近黄河的西岭一带,寻找了一处形胜之所,专门为昙延法师修建了一座灵居寺。并从国库拨了专款,作为寺院的经费。

  舌战大儒

  “舌战大儒周弘”这件事,《续高僧传》中的年代有点不准,不可能是在北周武帝的建德中年,而要更早一些。

  周弘正是南朝梁陈之间的博学硕儒,《陈书》上有传记的。他是个神童,十岁时就能通读《老子》和《周易》。他于陈朝天嘉元年(公元560年)出使北周,迎请陈武帝陈霸先失落在北方的儿子陈顼,到公元562年才完成任务回到南方。这个时候,正是北周明帝宇文毓的末年和武帝宇文邕的初年,北周的实际执政者是宇文泰的侄子宇文护

  周弘正是南朝的大学者大才子,清谈辩论的水平非常高。这次到北朝来,带的是和平友好的任务,所以,北周的才子文人以及高僧大德们,免不了要和他进行几次友好的舌战比赛。结果一交战,北朝的才子们根本是周弘正的对手,屡战屡败,一败涂地。这时的北朝皇帝,很可能便是初即位的武帝宇文邕,他感到很失面子,就发出命令,全国上下,不管是当官的还是隐居的,不管是和尚还是道士,只要是学问好口才好的,一律征集到长安城,与周弘正辩论,不能给国家丢了面子。

  这时候,曾经担任过蒲州刺史的宇文护,就向皇帝推荐了昙延,说昙延法师“器识弘伟,风神爽拔”,不到三十岁的时候就已经精于辩论,所向无敌了。

  在那一年的“释奠”大典上,北周的各路贤才以及皇帝朝臣,荟萃一堂,准备和南朝的周弘正进行车轮大战。昙延法师当时可能只有四十岁上下,属于后起之秀,被排在了末位。在讨论佛教经义的时候,北周的两名高僧大德,一上场就被周弘正击败,红着脸退了下来。皇帝宇文邕和大臣们相顾失色。

  昙延心里不服气,决心为国争光,就不顾次序,贸然站了出来。这时,年轻的皇帝宇文邕,先和昙延展开了一番戏剧性的对话,跟现在的说相声似的。

  宇文邕责问道:“还没有轮到你,怎么就先站起来了?”

  昙延说:“如果是外国的大德来访,自然需要我国的大德来接待。这位周大人只是远国微臣,让小僧我来应付就足够了。”

  讨论佛法的规矩,一般首先是顶礼佛像,请求佛菩萨加持,然后才上到高座上坐定。昙延没有顶礼佛像,直接就上了座。宇文邕又看不过眼了,问道:“为什么不顶礼三宝?”

  昙延答道:“面对这样的讨论,我自己的力量就足够了,不需要佛菩萨的加持。”

  宇文邕听到这样带劲的话,高兴极了。

  关于正式的辩论,《续高僧传》的记载反而很简单,只说“正遂构情陈难,延乃引义开关。而正颇挟机调,用前殿后,延乘势挫拉,事等摧枯。”大意是周弘正是正方,提出见解,昙延是反方,直接反攻,周弘正前后招架,昙延则摧枯拉朽,击败对方。

  周弘正不愧是大文豪大才子,心胸十分开阔。辩论失败后,他立即低头认输,拜昙延为师,从昙延受居士的戒律。另外还把昙延的著作抄录了一份,相貌画了一幅,带回南朝供养,并称昙延为“昙延菩萨”。

  周弘正临行时,撰写了“风云山海”诗四十首,留给师父昙延。昙延的诗才也极好,把周弘正的作品浏览一遍,立即便依韵奉和了四十首,下笔如风,又一次折服了周弘正。周弘正不敢再卖弄才华,很虚心地向昙延请教修行的窍诀,昙延说了三句:“为宾设席宾不坐,离人极远热如火,规矩之用皮中裹。”(这三句话代表什么意思,我等凡夫不容易懂了,且存疑着。)

  威武不屈

  昙延舌战周弘正,为北周朝争了光,年轻的武帝宇文邕论功行赏,封昙延为“国统”,大概是个高级的僧官,协助朝廷管理宗教事务。在这方面,昙延也做了不少实际的贡献。

  但正是这位北周武帝宇文邕,在中国佛教史上却是赫赫有名的“灭佛”高手之一。他即位后,韬光养晦,做了几年不掌权的傀儡,后来设计处死了权臣宇文护,把国家大权夺到了自己手里。他是个精明强干的皇帝,一心想着富国强兵,统一天下。为了富国,他就打起了佛教寺院的主意。

  在南北朝时期,佛教兴旺,全国各地兴建了大量的寺院,各寺院都拥有大量的土地和农民。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都享有特权,不用当兵服役,不用纳粮纳税,所以大量的财富和人口都涌进了寺院,寻求保护。根据很多记载,当时寺院内部的腐败情况也比较严重,很受人非议。

  宇文邕正在这种情况下,开始向寺院下手。他的手段比较和平,先经过了一阵子的讨论,让儒生、和尚、道士们在朝廷上讨论各自的经典哲理和现实意义,然后判定儒家为第一,道家为第二,佛家为第三。接着,就下令取消佛教和道教,拆除寺院道观,强令僧道还俗,没收寺院财产。北周消灭北齐之后,宇文邕在原北齐境内也推行了灭佛政策,几年之间,中国北方的佛教被摧毁殆尽。

  昙延法师虽然与宇文邕私交甚好,但却没有能够影响这位铁腕皇帝。他努力做了几次劝谏,无力回天,便悄然离开长安,隐居到太行山深处,保全性命。宇文邕爱惜昙延这个人才,几次下诏,请昙延出山做官,辅佐朝政,昙延坚决不答应。为了不让朝廷的使者找着,他又几次搬迁,隐居到更幽深的地方。

  宇文邕三十几岁就得病死了,他儿子宇文赟即位,是为北周宣帝。宣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荒淫无耻的皇帝之一,在位仅一年,就做了很多很多的坏事。他生了重病,以为是父亲灭佛的报应,就想了个折衷方案,度一百二十人为“菩萨僧”,规定了特别的服式。昙延法师也被列名于这一百二十人之中,但他认为这种“菩萨僧”不伦不类,非僧非俗,便继续在山林隐居,拒绝与北周统治者合作。

  时来运转

  宇文邕用简单粗暴的行政手段,迅速推行灭佛运动,夺取了大量的土地、人口和财物,对国家的富强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副作用也非常大,极度伤害了广大佛教徒的宗教感情。当时,固然有很多人是为了逃役逃税而进入佛门的,属于假信徒,但仍然有大量的僧侣和居士属于真正的信仰者。宇文邕一时不察,就失去了这部分民心。

  宇文邕死后没有几年,北周的统治权就被杨坚夺取,建立了隋朝。隋文帝杨坚幼年被一位尼姑抚养,生长在佛寺,和佛教感情很深。他当皇帝以后,重振佛教就成了必然的事情。

  隐居在太行山深处的昙延法师,听到改朝换代的消息后,立即剃头,改换僧装,到长安面见杨坚,提出恢复佛教的要求。两人见面后,不用太多交流就一拍即合。昙延不等杨坚发问就首先问候:“陛下您好!皇帝以四海为务,一定很辛苦吧?”杨坚则直奔主题:“弟子早就想着恢复佛教,只是还没有谋划周全。”昙延接着又称赞一句:“贫僧以前听说过帝尧的盛世,现在终于赶上了……”

  两人于是商议恢复佛教的步骤,昙延认为寺庙都被宇文邕拆完了,先少度一些僧人,就按释迦牟尼佛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和五百童子的数量,杨坚表示同意,立即下诏度僧一千余人。之后,昙延又陆续申请,先后度僧四千余人,寺庙也逐渐恢复重建,佛教很快就在隋朝重新兴旺起来。(我们参照玄奘法师出家时需要考试的情况,可以了解到,隋朝时期的僧人出家,已经受到国家比较严格的管理,不像以前那样随便了,这也算是“吃一堑,长一智”,“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了。)

  杨坚对昙延法师非常敬重,给了他极高的政治地位。隋朝在龙首原兴建新的首都大兴城,杨坚专门下令在广恩坊划一大块地皮给昙延法师建寺,安置徒众,后来又给寺院赐名“延兴寺”。这还不够,大兴城建好后,东门西门又专门命名为“延平”“延兴”,借用昙延法师的名讳。过去,中天竺国有一座城门,因为释迦牟尼佛曾经步行经过,就命名为“瞿昙门”。现在“延平门”“延兴门”用昙延法师的名讳,享受的几乎是佛陀的待遇了。杨坚还下令,将昙延法师住过的中条山灵居寺改名为栖岩寺,命令大乐令齐树提创作了一部《中朝山佛曲》,做为佛寺的供养音乐。

  有一次,杨坚给延兴寺供养了一些御用的蜡烛,后来使用时,还没有用火来点,蜡烛就自然亮了。这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奇事,昙延把这事向杨坚做了汇报。杨坚很高兴,认为这是自己信仰佛法的感应,就下令将延兴寺改为光明寺。昙延说:“这是陛下的感应,不能只放到我的庙里张扬,不如专门建一座寺院吧。”杨坚就下令另建了一座光明寺。

  昙延法师在隋朝初年的声名显赫,于此可见一斑。

延字取名寓意及含义女孩,延字取名寓意及含义女孩子?

  御座祈雨

  隋文帝开皇六年,关中大旱,朝野荒然。笃信佛教的杨坚,请了三百位高僧,在朝廷的正殿举行祈雨法会。法会举行了好几天,老天还是没有下雨。

  杨坚就有些疑心,询问昙延法师:“天不降雨,有何所由?”

  昙延卖了个关子,简单地回答:“事由一二。”

  杨坚听不懂,回头和朝臣们商量,也不懂法师的话是什么意思。最后不得已,派大臣苏威去找昙延,询问“一二”的含义。昙延说:“陛下万机之主,群臣毗赞之官。并通治术,俱愆玄化。故雨与不雨,事由一二耳。”意思是皇帝是“一”,群臣是“二”,下雨不下雨,全看朝廷君臣的实际行动了。

  杨坚在信仰方面从来不摆皇帝架子,他请昙延法师在大兴殿登上御座,面南背北,主持法会。他自己和朝廷五品以上官员,在大殿上席地而坐,面北背南,受持八关斋戒

  说来也奇怪,传完八关斋戒正是中午,天上忽然飘来一片云,很快就乌云满空,大雨倾盆,旱情得到了缓解。

  杨坚非常高兴,赏赐给昙延法师三百匹绢。这件事,也成了昙延法师人生的一大亮点。

  (莫高窟初唐第323窟南壁东侧,所绘昙延法师故事画下层两组画,表现的就是这一故事。)

延字取名寓意及含义女孩,延字取名寓意及含义女孩子?

  慈悲为怀

  昙延法师与隋文帝的交情非同一般,在当时俨然是佛门中炙手可热的权贵了。但昙延法师的品行操守,并不因为地位的提高而有所改变。《续高僧传》中说他:“而延虚怀,物我不滞,客主为心,凡有资财,散给悲敬。”

  皇帝和王公大臣们给他布施供养的钱财很多,他都捐献出去,做为寺院的经费和救济穷人的善款。因为他名气大,地位高,各地贫穷的云游僧人都纷纷来延兴寺投靠他,他一律接纳。后来,因为年景不好,寺院存粮不多,寺院管事的和尚道睦向昙延请示,说寺里的粮食只够吃两顿了,要不然就把这些云游的僧人遣散。昙延不同意,说等粮食吃完了再遣散不迟。

  第二天,杨坚听说了延兴寺缺粮的情况,派人送来二十车米,解决了燃眉之急,这些云游僧人又可以安住下来了。

  寺里有些和尚就猜疑,昙延法师是不是有先见之明,知道皇帝会送米来,所以不肯遗散云游僧人呢?于是就玩了个小把戏,假装粮尽,停止接纳外来僧人。结果,隋文帝杨坚又派人送来五百石米。延兴寺就靠这些粮食,度过了荒年。

  其实,这件事倒实在没有什么神秘的,皇帝耳目众多,打探消息是十分容易的。他存心要厚待昙延,自然会及时送粮。

  杨坚又拜昙延为“平第沙门”,这个职务大概是管理佛门事务,查办违法乱纪行为的。昙延待人宽厚,面对犯了法的僧人,总是悲哀垂泪,希望能感化他们,使其改过自新,或者遁迹山林远离尘世,不愿意使用刑法来处分这些人。

  昙延临终前给杨坚写信告别,还专门谈到僧人违法乱纪的事情。他说,末代凡僧虽然不守戒律,违法乱纪,但陛下只要严格执行剃度制度,选择良善之辈进入佛门就可以了。言外之意,是绝对不能采取北周武帝那样玉石俱焚的极端手段。

  往生极乐

  昙延法师于隋开皇八年八月十三日圆寂,终年七十三岁。隋文帝杨坚听到消息后悲恸不已,命令王公大臣以下前去延兴寺吊唁,赠杂帛五百匹,罢朝三日,设千僧斋,算是尽了师徒和君臣之情。

  法师在世时,就发愿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他可能采用的是观想念佛法,《续高僧传》中他“语默之际,注想不移,侍人观之,若在深定。”他圆寂后,延兴寺旁边的居民任金宝父子,两人都是佛教居士,声称看见空中有两行幡盖,一头延伸到昙延法师的灵柩之前,一头向南延伸到终南山的西方。大家认为,这是昙延法师成功往生净土的证据。

  法师还留下遗言,去世后将遗体布施给禽兽,禽兽吃剩下的遗骨,再按照佛门常规进行焚化丢弃,不修建墓塔,累人看守。但他的弟子们,如童真、洪义、通幽、觉朗、道逊、玄琬、法常等,都是当时佛门的知名人物,俗家弟子更是遍及朝野,大家自然舍不得将师父的遗体布施给禽兽,就在终南山举行了隆重的荼毗法会,设了一个超大规模的三千僧斋。焚化昙延法师遗体的时候,天空晴朗无云,却下了一阵细雨,这与荼毗释迦牟尼佛时的瑞相一样,在场大众啧啧称奇。

  当时的文人学士,为昙延法师撰写了大量的纪念诗文。其中,尤以法师的河东老乡、大文豪薛道衡的吊唁文章最有代表性:

  延法师——

  弱龄舍俗,高蹈尘表;志度恢弘,理识精悟。灵台神宇,可仰而不可窥;智海法源,可涉而不可测。同夫明镜,瞩照不疲;譬彼洪钟,有来斯应。

  往逢道丧,玄维落纽;栖志幽岩,确乎不拔。高位厚礼,不能回其虑;严威峻法,未足惧其心。经行宴坐,夷险莫二;戒德律仪,始终如一。

  圣皇启运,像法再兴;卓尔缁衣,郁为称首。屈宸极之重,伸师资之义。三宝由其弘护,二谛藉以宣扬。信足追踪澄什,超迈安远;不意法柱忽倾,仁舟遽没。匪直悲缠四部,固亦酸感一人。

  师等杖锡挈瓶,承风训导。升堂入室,具体而微。在三之情,理百恒恸。往矣奈何!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qiming.com/46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