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亚文化取名,数字文化命名技巧?

网络亚文化是指那些与主流文化有所区别,并通过互联网媒介在特定群体内传播和扩散的文化形式。典型的网络亚文化包括二次元文化、网游文化、网文文化、粉丝文化、嘻哈文化、弹幕文化、鬼畜文化、吐槽文化、短视频文化等9种。

二次元文化源自日本,指的是由动画、漫画和游戏作品所构成的二维图像世界。这个术语源自日语中的“二次元(にじげん)”,原本是一个空间维度概念,描述的是二维、平面的概念。因此,早期的动漫、漫画和游戏作品中的角色和场景都是二维的图像,因此被称为“二次元世界”,并简称为“二次元”。

并非所有印刷品和屏幕上显示的东西都可以被归为“二次元”。真人照片、电影和电视剧并不属于“二次元”的范畴。 “二次元”一词含有“架空”、“假想”、“幻想”、“虚构”的意思,指的是人类创造出的唯美世界,通过各种理想化的手法来触动观众的视觉体验。

随着ACGN文化的兴起,二次元开始被用来泛指动画、漫画、游戏(如GalGame和日系卡牌游戏等),小说(轻小说等),虚拟偶像,以及相关的衍生同人创作和周边产品等。

网络游戏文化是指在计算机及其附属设备上运行的游戏所承载的文化。它以游戏制作者选择的文化背景为基础,利用数字化等技术手段在虚拟空间中传播特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直接影响着玩家的态度和价值观。

网游文化的兴起源于其实现了虚拟空间的互动,满足了人们对参与的需求。尤其是青少年群体,他们向往游戏世界里的简单纯真、公平正义、爱憎分明等,这个理想王国成为了他们心中的避风港。在虚拟世界中,他们可以体验各种人生,感受到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的饱满表达。

在玩家利用网游进行休闲娱乐的同时,他们也参与了大量的文化消费活动,积极参与网游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互动。这个过程不仅在玩家与游戏之间、玩家与玩家之间以及玩家与潜在玩家之间建立了互动,还逐渐确立了网游世界中的规矩、价值观念和道德体系。这种互动逐渐形成了一个跨越地域限制、共享相同价值取向和情感归属的亚文化社会群体,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

原生网络游戏文化已经成为网络游戏产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断传播与发展,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生产力强大的网游文化。

网络文学通常简称为“网文”,它是指通过网络平台传播和销售的文学作品。与传统文学相比,网文打破了传统的创作模式、传播机制和内容呈现的边界,更加契合青少年群体的特点。它通过话语符号构建了青少年群体的表达风格,展现出鲜明的青少年亚文化特征。

网络小说是网络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它具有低门槛、低成本和平民化的特点。热门的网络小说类型包括爽文(主角始终保持强大的优势)、穿越文和耽美文等。

青少年们在现实社会中的弱势地位促使他们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创造自己的文化符号。他们借助网络小说等方式,在虚拟世界中创造了不受传统社会秩序所束缚的理想世界,以此来反抗主流文化,并试图争取自己的话语权。

这些小说或多或少都呈现出青少年亚文化的特征,即借助故事情节反映对主流价值观的反叛,并通过网络小说讨论组的构建,集结一群爱好者,寻求群体身份的认同。

2005年,音乐选秀类节目《超级女声》引起了轰动,李宇春、张靓颖等选手因在海选阶段表现突出而获得了大量粉丝的支持。这时,不少人开始开始关注“粉丝”文化及其行为。

“粉丝”通常指的是对特定明星或艺人极度狂热的群体。他们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支持自己所喜爱的明星,有时甚至牺牲个人利益。这些粉丝群体在追星过程中表现出对偶像的极大热爱和忠诚。

粉丝文化是一种依附于大众文化而产生的文化形式,指的是个体或群体因对内心虚拟或真实存在的对象的崇拜和追捧而产生的文化消费行为,并由此衍生出的过度消费和为偶像付出无偿劳动时间的综合文化传媒及社会文化现象。

嘻哈文化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贫民区,主要由美国黑人和拉丁裔青年创造。这一文化形式在纽约市布朗克斯区的街头兴起,他们使用音乐和舞蹈等方式来缓解社会压力和问题。嘻哈一词本身来源于美国黑人社区,Hip意为屁股,Hop表示跳动。

嘻哈文化源自街头,充满个性和冲动,迅速成为流行趋势,并深受人们喜爱。80年代中期,随着西方电影传入中国,嘻哈文化首次进入中国大众视野。而在21世纪初,“日流”和“韩流”风靡中国,日韩嘻哈文化也在中国掀起了热潮。

弹幕文化源自日本动漫视频网站,通过将网友发布的评论放置在屏幕上流动,形成一种如同飞行射击游戏中的子弹幕一般的效果。

一般来说,弹幕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用于解释剧情发展、提供科普知识和进行实用性功能的观影体验的实用型弹幕;另一种是用于吐槽、二次创作、恶搞和进行娱乐的娱乐型弹幕。

弹幕给观众带来了一种实时互动的体验,因为在同一时间发送的弹幕通常都涉及相同的话题,这也是为什么它受到了许多平台用户的喜爱。

御宅族在2006年首次在日本主要视频分享网站N站上线了弹幕应用,而国内的ACG弹幕视频分享网站AcFun(Anime Comic Fun)于2008年成立,开始分享连载的动漫。接着在2009年,一位AcFun会员创建了BiliBili视频分享网站,旨在为用户提供更加稳定的弹幕应用服务。

随着各种平台的崛起,弹幕已经成为大众熟悉的现象。每个平台的目标受众和文化背景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弹幕的文化特点。

7.鬼畜文化起源于日本弹幕视频网站NICONICO动画,最初被称为音MAD。然而在中国,这一文化因最早出现的音MAD《最终鬼畜妹フランドール?S》中的“鬼畜”略称而得名。

在中国,鬼畜视频最初只在ACG类网站如A站、B站等局限传播。随着B站的壮大,新兴的鬼畜调教和人力VOCALOID开始对传统的音MAD产生冲击,导致老会员和新会员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为了缓解矛盾,B站设置了新的区域,旨在包容双方。随着时间推移,"鬼畜"一词的含义发生了变化,变成了"鬼畜=音MAD+鬼畜调教+人力VOCALOID"。这一变化奠定了B站的发展,并促成了鬼畜文化在社交媒体上的兴起,最终形成了鬼畜文化这一亚文化类型。

鬼畜文化这一现象可以被理解为虚无主义者对世界进行了一种解构。虚无主义者是对已有事物不满的,他们反对现有的权威和生活方式。因此,鬼畜文化会通过对现有视音频素材进行截取、打乱和重组,来完成对原始素材的解构和重构。

视频制作中的代表特点是画面和声音的高度重复,强烈的节奏感以及与BGM同步的快速重复素材。这种风格通过洗脑或喜感效果的节奏鬼一样的抽搐来表达,并且其实质是对严肃正经话题进行解剖后通过重复、再创作等形式来达到颠覆经典、解构传统、张扬个性、强化焦点、并讽刺社会的目的。

吐槽文化起源于日本的漫才形式,类似于中国相声中的捧哏,其字面意思是“往别人碗里呕吐”。网络媒介的开放、匿名、互动、快捷等特征,为大众提供了发表吐槽的理想平台。在这个虚拟的“吐槽广场”里,人们可以消除身份界限,摆脱等级制度和各种陈规的束缚,通过吐槽展示自我、彰显个性,尽情宣泄和释放情感。

吐槽的对象无处不在,可以针对明星们的私生活、各种热门新闻、影视剧上映以及不断发生的社会事件等,吐槽的话题层出不穷。

在中国,吐槽文化正在迅猛发展。吐槽已成为网络上最活跃的行为和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易小星作为吐槽领域的先驱,《万万没想到》为吐槽文化树立了一个里程碑,而《吐槽大会》则代表了新一代的发展趋势,有望超越前辈的成就。

吐槽作为一种兴起势头迅猛的网络文化现象,其文化价值的核心在于不仅言辞刻薄、挑战辩论,更在于通过“喜剧视角”来宣泄压力,以智慧的态度看待当下这个燥热的社会环境。因此,“吐槽文化”已经不再是仅仅抨击,而演变成了对权威的挑战,一种辩证的、独立思考的人生态度。

短视频文化已成为当今流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特指那些以秒为计量单位的视频,主要借助移动智能设备进行快速拍摄和精美编辑,然后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方便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实时分享和高频推送,并适合在短暂的休闲时间内观看的新型视频形式。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短视频应运而生,其内容融合了技能分享、幽默搞怪、时尚潮流、社会热点、街头采访、公益教育、广告创意、商业定制等主题。由于其低门槛、直观性强、短时播放等特点,迅速吸引了广大互联网用户的关注。

短视频平台在2011年迎来了新的起点,快手成为国内最早的短视频平台之一,并拉开了短视频内容多元化的序幕。随后,秒拍、有料、小影、微视、魔力盒等平台相继涌现,为短视频内容创作者提供了更多的展示平台。此外,短视频的分发渠道也明显增多,快手、抖音、西瓜视频、美拍等平台成为了短视频文化的重要承载者,为短视频内容的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短视频已成为记录美好生活和真实世界的一种方式,然而也不乏低俗、价值观有问题的内容。但是当短视频的内容变得更加多元化和新奇时,就会催生新的亚文化,而当受众广泛且稳定时,它们也可能演变为大众文化。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qiming.com/48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