沣在人名中的寓意是(沣在人名中的寓意和含义)

作者:李顺行

户县鄠邑,舆论哗然。县改区,发展需要,少有异议;唯独,恢复繁体,重启古名,议论纷纷。一时间,小小户县,成为舆论热点。先以繁体与古名为焦点,后又扩大到农民画、户太八号、摆汤面,以至于户县的民俗民风等等。尤其是一传十,十传百, 繁体鄠字不胫而走。有人说:户县改名,是非曲直姑且不论,单单改名本身,能火到如此程度,说明功不可没。于是乎,有人以此类推,突发奇想,能不能把西安改回长安,也让西安像户县一样,在世界上再火一把。

沣在人名中的寓意是(沣在人名中的寓意和含义)

(挺长安名字者的观点)

说到“长安”的名字,西安人有两种情结,一种是浓浓不了情。就像洛阳人津津乐道东都辉煌,南京人念念不忘建康六朝,开封人喋喋不休汴梁繁华,杭州人张口闭口临安风情。当年,汉刘邦北依咸阳筑新都,因当地村子名曰长安,寓意“长治久安”,遂以村名为都名。隋杨坚弃汉长安,营建新都,命名大兴。唐李渊隋城新改,复名长安。“长安”,朗朗上口,有文化底蕴,又吉祥康泰,鸿运长久,为少有之好名称。故而,借用此名者案例不少。北京有长安街,火车有长安专列,汽车有长安品牌,工厂有长安机器,星球体验空间有长安UNI,高校有长安大学,以至于人名曰长安者不计其数。有人甚至发抖音赞美:长安是中国十三朝古都,是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也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城的首都,位列中国四大古都之首。迄今为止,唯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的中国城市,与雅典、罗马、开罗,并成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长安二字,说起来泱泱周秦汉唐盛世朝,品起来浓浓人文历史厚重感。如今一提到“西安”二字,很抱歉,人们闻到的只是羊肉泡和肉夹馍的味道。尤其是有些旅游界人士满腹牢骚:长安早已在全球大名鼎鼎,改成“西安”影响了知名度,旅游收入上不去,主张改回长安,做强旅游产业,重振汉唐雄风。

沣在人名中的寓意是(沣在人名中的寓意和含义)

沣在人名中的寓意是(沣在人名中的寓意和含义)

(挺西安名字者的观点)

还有一种是淡淡疏离感,有这种情结的人,不是不认同长安的辉煌历史,也不是不认同长安这个名字的美意,而是不认同恢复古名瞎折腾,人云亦云赶时髦。他们觉得,既然在历史的演进中,长安已经改为西安,这是历史的选择,发展的必然。每个朝代定都哪里,怎么规划,叫什么名称,是根据当时的人文环境和历史条件决定的。长安有长安的底蕴,西安有西安的新潮,更何况,“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名称再好,时间长了审美也会疲劳。

至于有人把旅游的问题,怪罪在西安二字上,就有点隔靴挠痒了。西安的旅游产业强不强,主要在工作有没有创新,不在乎叫不叫什么名称。那些主张改回“长安”振兴旅游产业者,是用国人习惯,揣度外宾思维。外宾的审美标准,与国人截然不同。比如评价美女,标准就大相径庭。国人喜欢白皮肤,鹅蛋脸,高鼻梁,丹凤眼。外宾却欣赏高颧骨,肤色暗,脸盘窄,眯眯眼。外宾兴趣点,也与国人不同。国人喜欢盛世太平,光鲜亮丽,对等对称,整齐划一。外宾喜欢猎奇斗艳,原始沧桑,参差不齐,变幻多样。西安旅游的发展变化,就能说明问题。70年代,“白天看庙,晚上睡觉,下车弥灰,上车汗泡,满车泥猴,狼狈好笑”;80年代,“庙院坟场,逛不了几趟,钟鼓雁塔,上不了几下,偌大西安,住不了几天”;90年代,“吃羊肉泡,看兵马俑,咥肉夹馍,登城墙游,美中不足,回去空手”;00年代,“景点变天,特产如山,大包小包,盆满钵满,古都旅游,如日中天”;20年代,“传统景观,热度不减,会客景观,全国样板,人造景观,昙花一现。”

一些不认同“长安”名字的人,还有另一方面原因,“长安”作为县名已有千年历史,“臣服”西安也有好几百年了,实在是此长安非彼长安也!现在的长安,在西安人的眼里,等同于那些落后的农村外县,距离虽近在咫尺,感觉却遥在天涯。西安人挑剔有的长安人的刺儿时,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你们这水平,也太长安县了吧!”在这种情况下,要把洋气高档的西安,改成土气落后的长安,相当一些人还真是接受不了。比如当年重组高校时,突然冒出了个“长安大学”的校名,就因为“长安县”的缘故,结果被叽为“土气”、“落后”,有人直接就叫“长安大学”为“农民大学”,一时间学界和社会上议论纷纷。

沣在人名中的寓意是(沣在人名中的寓意和含义)

某变脸比翻书都快

(都名自己的观点)

都城的名字,就像新登基的皇帝更换大臣一样,随着新的朝代的诞生,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西安在西周时,名为“沣镐”,即沣、镐二京,统称为“宗周”。秦称“内史”,都名咸阳。汉筑新城,名曰“长安”。其间新莽曾改“长安”为“常安”。隋文帝建新都“大兴”。唐李渊隋城唐改,复名“长安”。元初,长安尽管失去了都城地位,因其为西部军事重镇,便改为安西路。意思是镇住西部,安定西部,不能让西部乱国。后来,因为安西王造反,又改安西路为奉元路,意思更进一层,不但不能让西部生乱,还要心悦诚服地奉元朝为正统正宗。明将徐达拿下奉元路,又改安西为西安。“安西”,“西安”,表面上看起来,仅是两个字位置的颠倒,但意思截然不同。“安西”是“安定西部”的意思,属进行时,是安邦举措,结果吉凶未卜;“西安”是“西部安定”的意思,属过去时,是工作成就,现实是安定祥和。就像中越边界的“友谊关”,明朝叫“镇南关”一个道理。

无论是古之长安,还是今之西安,不光是都城或省城(诸侯王)的名字,还是国家与所在地区的代名词。作为都城的长安,在世界上曾经代表着中国,就像华盛顿代表美国,东京代表日本,伦敦代表英国一样。作为省城以及区域中心的西安,依次代表着关中、陕西、西北。乡间一些老年人至今还把“西安”叫“西安省”,意思是省会所在,代表陕西省。更为重要的是,它继承了长安的所有历史遗产,是古代与现代的衔接者,既有古代的历史底蕴,也有当今的现代文明。既在国内举足轻重,又在国际不可或缺。“西安”名称的重要性,知名度,影响力,含金量,可见一斑。

沣在人名中的寓意是(沣在人名中的寓意和含义)

沣在人名中的寓意是(沣在人名中的寓意和含义)

(咸阳人的观点)

一直以来,咸阳人认为秦的都城明明在咸阳,为什么在计算西安建都朝代时,把秦的都城说成长安,或者西安等。对西安抢了咸阳风头耿耿于怀,始终认为,咸阳的皇帝为始,一统为先,疆域为最,封建为祖,"三同“为首,长城为雄,灵渠为古,功髙盖世,无出其右。所以,咸阳是咸阳,西安是西安。咸阳小,资格老,西安大,辈分小,作为正统的咸阳,高西安几头,长西安几辈。

西安人不以为然,长安和咸阳,原本是一座城市。论据是,《史记》中写道:“汉长安,秦咸阳也。”《旧唐书 地理志》说:“京师,故秦之咸阳,汉之长安也。”《史记·高祖本纪》说:秦始皇的章台宫就是后来汉未央宫的前殿,秦始皇的兴乐宫就是后来汉长乐宫。秦汉在一个地方,隋唐公用一个城墙。现在的咸阳,只不过是明朝为了保留咸阳的名字,在咸阳古渡设立的咸阳县,根本就不在秦都的原址上。其实西安才是都城“咸阳”,咸阳不是都城“咸阳”。西安人反倒很大度,尽管如此,继承了古咸阳名字的咸阳人,替古咸阳鼓呼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

那一年,要给修建在咸阳原上的新机场冠名“西安机场”时,咸阳人忍了两千年的不平衡情绪终于爆发出来,坚持要冠名“咸阳机场”。西安不以为然,根据垂直管理,认为咸阳是坐地摘桃,明明是自己的建设项目,为啥要叫“咸阳机场”?咸阳寸步不让,凭借属地原则,认为西安反客为主,机场建设在咸阳地界,就是咸阳的单位,叫“西安机场”毫无道理。各持己见,互不妥协。无可奈何,只有各退一步。于是,仿照“上海虹桥机场”和“广东白云机场”等案例,“西安咸阳机场”才脱颖而出。尽管咸阳排在西安后边,咸阳人在心理上,总算与西安平起平坐了一回。更何况,尽管西安“后”来居上,终究为“后”;“青”胜于蓝,“蓝”为青源。老大宝座,无人能撼!不用说,憋了两千年闷气的咸阳人,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

沣在人名中的寓意是(沣在人名中的寓意和含义)

(唯名称论者的观点)

名称不仅仅是城市的符号,更是一个响亮的“名片”,代表着城市的整体形象和文化。拥有一个结构对称,朗朗上口,底蕴深厚,寓意吉祥的名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从古到今,不管是国家还是民间,都特别重视起名字,有人甚至把“起名”叫“起命(决定命运)”,把“改名”叫“改命(改变命运)”。但是,名称只是一个方面,不是问题的全部。如果本末倒置,功夫偏废,不注重在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上下功夫,仅仅依靠一个好的名称,就想求得吉祥如意,获得繁荣昌盛,无异于缘木求鱼,纸上谈兵。

历史上,王莽篡汉,国号曰“新”,都改“常安”,都名翻“新”。真可谓,为了命名,脑汁搅尽。主观上改革求“新”,苦于新鞋老路,新人旧政。结果,名“新”实“非”,好“事”变“砸”,空有其“新”。改“长安”为“常安”,长是长度,是过去时,常是长久,是未来时,“常”长过“长”。终因“心”常“命”不常,存活期不及汉朝二十分之一。

隋文帝杨坚,曾经的封号是大兴,当地有个村子叫大兴,更为重要的是他要结束数百年割据混乱局面,建立大一统的华夏政权,大兴一番伟业,故而都曰大兴城,殿曰大兴殿,门曰大兴门,县曰大兴县,园曰大兴园,寺曰大兴善寺。仅对封建帝制的贡献而言,嬴政位居开山,杨坚功居大成。谁知道就是这么个有为之朝,也是因为急功近利,不惜民力,横征暴敛,步了“二世秦”的后尘,很快被唐朝取而代之。

天王洪秀全,国号太平天国,都城天京,“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天朝田亩制度,清一色的天字号系列命名,可以说空前绝后。由于违背客观规律和狭隘自私贪图享受,清一色“天字”号系列命名,也挽救不了其失败的下场。

袁世凯最为典型,嫌十八杆子打不着的“元宵”,谐音“袁消”,改为“汤圆”。命名年号更是处心积虑,最初是“昭武”,有人说吴三桂用过不吉利,建议用“洪宪”。明朝开国年号洪武、天王洪秀全、武昌首义黎元洪,“洪”是大吉大利。结果,没有登基的洪宪“皇帝”只做了83天,本人不久也一命呜呼。

史实一再说明,好的“名称”必须有好的“作为”跟进,同时,好的“作为”也能“成就”好的名称。“长安大学”的校名就很能说明问题,当初在社会上多有微词。“长大”师生员工不以为然,他们觉得,学校叫什么名字不重要,只要有名师,出高徒,创伟业,名字也会跟上身价倍增。果不其然,改名“长大”以后,全校师生贯彻“弘毅明德,笃学创新”的校训,殚精竭虑,励精图治,培养的学子,在诸如港珠澳大桥等多项国家重点项目中,独挑大梁的不菲业绩,也着实让长安大学蜚声中外。

如今的城市领导者,以史为鉴,以人为镜,不要把心思用在诸如命名改名等表面文章上,唯有勤政为民,发展经济,才能赢得民心,长治久安。

注:(一)三同即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

(二)图片资料来自网络

沣在人名中的寓意是(沣在人名中的寓意和含义)

特别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天下史馆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qiming.com/6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