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字取名的寓意和含义 女孩(格字取名的寓意和含义是什么)

首先,我不是自吹自擂。这篇文章虽然长点,但确实值得仔细阅读。请你把全文看完后再评论,那样会更有针对性!

最近,我连续写了两篇文章,揭露那个“文学博士”无才无德的嘴脸,批驳他对“格律知识”不伦不类的歪解,以防更多人被他误导。

有个别人问我:你一个无名之人,凭什么去质疑一个作为211大学教师的“文学博士”?这个你不用怀疑,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完全是用“博士头衔”去体现的!

甚至有人说我是为了蹭那个“文学博士”的流量,我去,稍微有一点头脑的人,怎么会去蹭一个“假大空”的流量!

其实,自上头条以来,我写过不少关于“格律知识”的文章,也在问答中多次回答与“格律”有关的问题。我对“格律”问题的观点从来不偏不倚,非常明确。只是这些文章时间久了,我不想费力去查找。

昨晚我简单翻了一下账号,发现有三篇去年写的问答,基本能够说明我对“格律”问题的认识,就决定将这三篇问答文章链接到此篇文章之后,请大家批评雅正!有兴趣的朋友请到后面链接那儿点击阅读即可。

在这儿,我想用只言片语的方式,就我所认识的“格律”问题,再唠叨一番:

一、我对“格律”问题的主要观点

1.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中,既有光辉灿烂的文明,也有泥沙俱下的遗憾。我们对待历史问题的一贯正确态度,就是“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

2.“格律诗”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需要传承,不应该受到不切实际的诟病和指责。妄言“格律”束缚了诗歌发展,应当抛弃和破除,需要改革和创新,这是短视和浅见。

3.“格律诗”只是诗歌体裁中的一个小分支,它不代表所有古典诗歌体裁,更不代表所有诗歌体裁。不要把阻碍诗歌发展的莫须有罪名,轻易枉加到“格律诗”身上。

4.创作“格律诗”,从来都是一部分人的事,从来都不是全民的事。传承和发展“格律诗”,也一定是一部分人的事,绝不可能成为全民的事。就像现在各家各户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一样,不可能统一要求。音乐有人学钢琴有人学古筝,体育有人学篮球有人学足球,就算是厨师,也是有人专门学鲁菜有人专门学粤菜,如此等等,这些技能,哪一项都不是要求全民共学共会的,写“格律诗”也是一项技能,你怎么可能要求全民都懂、全民都会呢?

对于一些传统的东西,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类的,其继承和发展,靠得是全民重视,而不是全民参与!象“格律诗”这样,懂的人与不懂的人都在参与争执,众说纷纭,混乱不堪,加上“文学博士”这样的“半吊子”搅浑水,这对“格律诗”的继承和发展确实不是一件好事情!

5.“格律诗”就像“满汉全席”上一道吸引人的大菜,和所有其他体裁的诗歌一起,组成了一桌丰盛的“诗歌盛宴”!这张桌子上的菜品,五花八门,不要求每一样都受到所有人的喜欢,但总有一款适合你。你不喜欢“格律诗”,自然会有其他人去喜欢、去创作、去研究!

6. “格律诗规则”也是一样,他是为创作“格律诗”而制定的,也是为喜欢“格律诗”的人制定的,不是为所有的诗和所有的人制定的。喜欢“格律诗”由你,不喜欢“格律诗”也由你,沸沸扬扬地争论有什么意义呢?本来你们的兴趣爱好就不一样,何况,许多人还是各说各的,说得就不是一个话题,能争论出什么结果呢?

7.关于在创作的“格律诗”上,标不标“五绝七绝五律七律”等“格律诗”标签问题,我觉得,本来标不标的无所谓,是不是“格律诗”,懂的人自然是一目了然,不懂的人也难以分辨清楚。标上是为了让大部分读者更方便地知道此诗的体裁类型,但是,有些人把不是“格律诗”的诗标上“格律诗”的标签,这就确实贻笑大方了。

二、我对 “格律”二字准确含义的理解和研究结论

1.大部分人都知道,“格律”是一种诗的体裁,需要符合“格律规则”,但是你们深入思考和探求过“格律”二字的真正含义吗?

2. 对“格律”二字的真正含义,大部分典籍以及专家名人的解释是:“格”是指格式,“律”是指韵律。直到目前,绝大多数人的常规理解就是:“格律”就是指诗、词、曲、赋等关于字数、句数、对仗、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律。但我因为经常看到有人说:格律诗规则太严,是诗歌的束缚,呼吁人们写诗不要局限于“格律”,意境为上,不要因律害意,等等,所以我经常陷入思考,难道“格律”一词真的就只是一种“格式和规则”吗?

3.《文镜秘府论》中的解释,让我如梦初醒,豁然开朗!有一天,我读到了一本书,是唐朝贞元年间,一个在中国留学的日本和尚空海写的文论书籍,叫做《文镜秘府论》,在其中《论文意》一章中,专门就“格律”二字的真正含义,记录了唐朝时期人们的观点,原文是这样说的:

“凡作诗之体,意是格,声是律,意高则格高,声辩则律清,格律全,然后始有调。”

我为之精神一振!这里说得很清楚了,“格”不是指诗的格式,而是指诗的意境、格调,并且特别强调“意境高格调才高”;“律”才是指诗的音韵规则;声音平仄那个叫“调”!大家看看,我们的古人其实很明白,“格律”二字的真正含义,就是指“意境和形式的完美结合”!

4.我经过一番深入思考,确定这个结论是我最想要的,那就是,在“格律诗”这个概念中:

①“格”这个字,是指诗的意境、格调;②“律”这个字,是指诗的音韵规则;③“调”才是指平仄声调。也就是说,“格律”两个字,已经完全包含了“意境和形式两者完美的结合”。

这算是一个比较少见的新鲜结论吧,是不是我的独家结论我不得而知,但从目前网友们争论的情况来看,这个结论我并没有看到过!

于是我把自己的这个发现在一篇问答文章中发表了出来,时间是2020年7月21日。发表此结论后,果然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网友们有的说好,有的坚决反对!当时有一个叫“赵二小的文艺江湖”的头条用户,是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栏目的工作人员,他对我的这个说法很感兴趣,并给予大力支持!

5.我觉得,争议马上就要来了!我这样一说,一定会有人“惊恐”或“惊奇”了!一定会有人立即跳起来,引经据典地和我展开争论了,说我学识浅薄,说我读书少,说我没有常识,说我不懂,等等等等!那么,你想过吗?为什么直到今天,还有那么多人在高叫“格律妨害意境”、“不要以律害意”呢?原因就是,人们误解了这个“格”字的真正含义!

有人会说,我们很少见到我国历史上的典籍和专家大师有这种说法,你用一个日本和尚的记录说服不了我们。

是的,我国的诗论著作和专家大师,对“格”是“意境”的论述确实不多见,反倒是认为“格是指格式规则”的说法在一些著作中能够见到。在这方面孰是孰非,我不妄下结论,但是,我认为,“格律诗”的概念起源于中国,这个在中国留学的日本和尚,他所著述的《文镜秘府论》中关于《论文意》的内容,就是记录的“格律诗”起源后相对早期的情况,而且,此书还担负着向日本传播普及中国文化的责任,他没有必要在一个基本概念上撒谎,因此,这个说法应该是准确和可信的!

6.在这里我想说的是:请大家先不要急于说不对,不要急于说资料有限、证据太少。如果“格律”二字的真正含义确实如这个日本和尚所说,是意境和形式的完美结合,那么,我们对“格律诗”的理解会更加全面,人们对“格律诗”的诟病和争论将减少很多很多,这难道不是一件极好的事情吗?

那么,我们国内的古典诗论著作为什么少见如此记载呢?我的理解是:“格律诗”起源时,“格律”二字的含义是指“意境和形式的结合”,这个是基本常识。到了后来,有人要写诗论专著的时候,就望文生义,将“格律”二字的“格”字解释成了“格式、规则”,掩盖了“格是意境、格调”的准确含义,之后就相互沿用,至今似乎也就成了主流结论。

我不是有意贬低大师和专家,望文生义可是不少中国人的习惯呀!深入思考之后,我本人宁愿相信,那个日本和尚所写的《文镜秘府论》中的记载是正确的!

我希望更多的人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提供这方面的资料,为“格律”二字正名!

7.我觉得,学术问题适合百家争鸣,也适合推陈出新。只要有一定证据,不是空穴来风,就有可能是事情真相!列宁说过:“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有不同意见不可怕,提出来互相交流即可,即使意见相左也没有任何问题。但若是离开课题本身,罔顾事实,自说自话,或者仅凭自己的意气用事,就发表评论和看法,那不是一种正确的态度!

三、我对“韵”的看法

1.押韵是诗歌的基本特征。古典诗歌对押韵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格律诗”对押韵的要求是极其严格的!

2.对于“韵书”,我国从古至今,人们编纂的“韵书”可以说是数不胜数的,具体有多少我没有统计过。根据那个“文学博士”前几天文章中的说法,他说“从上世纪30年代到2009年,现代人编纂的新韵书就有55种”,那么从古至今此类书籍肯定为数不少。

但是,我认为没有必要去了解和掌握那么多。只要你能够较好地掌握几种韵书和韵字表就行了!主要是《平水韵》、《中华新韵》及《中华通韵》,因为这是当前由国家推广使用的。

能够背过和熟练运用“韵书韵字”当然更好,但写诗时如果拿不准,到网上查一下也就可以了,很方便。试问,哪一个写诗的人没有查过韵部和韵字呢,这个不丢人。

3. “格律诗”押韵当然要严格按照规则,除首句押韵的“格律诗”第一句可以借押邻韵以外,其他韵字必须在同一个韵部,而且,“平水韵”和“中华新韵”不能在同一首诗里混押。坚决不能像那个“文学博士”一样,用“押宽韵、押邻韵”等借口,去胡押乱押,宽到无边无际!

四、我觉得,对一些无知言论应当坚决抵制

1.网上有一个“非著名诗人”,对“格律知识”可以说一窍不通,但他每每拿“格律”来说事。我捡几条他的主要歪论说说:

①他说:“格律诗”因为有平仄限制,所以阻碍诗歌发展,要打破“格律”束缚,要创新发展。他高喊继承太白遗志,要发扬没有格律平仄限制的古体诗。这真是不要脸到家了,因为自己不懂“格律”,不懂“平仄”,写不了“格律诗”,就极力否定“格律诗规则”,要继承比“格律诗”还早的不受平仄限制的古体诗,这叫创新发展吗?这叫复古倒退!再说,他写的那些诗能叫做古体诗吗?除了确实做到了不受“格律平仄”限制以外,其他还哪里有一点诗的样子?

②他说:“格律只是科举功利之器,旧时私塾蒙学而已”。可是你知道吗?科举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弊端,但不可否认,科举制度是封建社会里唯一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无论高低贵贱,通过科举选人用人,有多少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实现了自己报国为民的理想?“格律诗”因为有严格的写作规范,统一的衡量标准,同“八股文”一样,便于评判试卷,所以才会成为封建社会当时的科举考试内容,这不正是“格律诗”具有其他诗歌体裁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的具体体现吗?

③他说:“格律”和“小脚”都是古时流传下来的,现在“小脚”废除了,“格律”也应当废除。有这样类比的吗?“小脚”残害了多少妇女?“格律诗”培育了多少良才?即使到今天,还有众多的人被历代流传下来的优秀“格律诗”感动着、激励着!稍有点智商的人,能说出“非著名诗人”这样的混账话吗?

2.还有那个“文学博士”,学历高水平低,无才无德,经常歪解“格律知识”。他写的诗,不但不合“格律”,有时甚至不押韵,还天天和网友们争吵撕吧,真是把他祖宗八代的脸都丢尽了。

在这里,我也捡几条他的丑行说说:

①他坚持认为,只要是七言四句的绝句都可以称为“七绝”,不知道只有七言律体绝句才会标注“七绝”,所以他一直把自己写的不符合“格律的”七言诗,堂而皇之地标注上“七绝”,网友给他指出来这不是“七绝”,他不但不听,而且大谈歪理,误导没有这方面知识的人。

②他说:“写诗押韵,相信韵书还是相信自己的语感和耳朵?”他直接否定“格律诗”押韵应当符合国家推广使用的韵书和韵部,这是何等的狂妄!我就问这个“文学博士”,如果是你去参加CBA蓝球比赛,你是相信国家规定的篮球比赛规则,还是相信你自己的那一套犯规动作?!

③一个顶着“文学博士”头衔的人,写出来的诗和讲解的“格律入门知识”,还不如一个刚入门槛的初学者也就罢了,他还大言不惭地和网友们争论,常用的语言就是:“你不懂”、“你要多读书”、“你一边玩去哈”等嘲讽式语言;遇到有真知灼见、与他有不同意见的网友,他就大部分拉黑了。看看,这种无才无德又无良的无赖行为,是多么的令人不齿!

树欲静而风不止。像这样的跳梁小丑,即使再怎么蹦跶,也损害不了“格律诗”的形象和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应有的地位!

附录链接:

一、我对“格律诗”知识的理解

(此文发表于2020年8月7日20:03头条问答栏目)

头条号https://m.toutiao.com/is/RhJFBBq/?=不懂诗歌格律就不要写诗,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 今日头条

二、我对“格律”二字真正含义的理解和研究结论

(此文发表于2020年7月21日16:45头条问答栏目)

头条号https://m.toutiao.com/is/RrDKqd3/?=诗词格律和意境本来是不相关的两个概念,为何总有人要混为一谈? – 今日头条

三、我对“韵”的理解

(此文发表于2020年6月2日18:01头条问答栏目)

头条号https://m.toutiao.com/is/RrDcFkw/?=你们喜欢用平水韵词林正韵还是用新韵写文章呢? – 今日头条

(欢迎大家批评指正!欢迎有识之士进行客观公正地讨论!)

备注:本文为头条用户“真自在V858”的原创文章,站外用户转发应注明作者和出处。本人已开通原创文章维权功能,抄袭和侵权必究!

格字取名的寓意和含义 女孩(格字取名的寓意和含义是什么)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qiming.com/6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