骞字的意思和含义是什么,骞字的意思和含义是啥?

从中学时代开始,我对历史就情有独钟,兴趣浓厚。记得高中一年级时,我只听了一次佛教的创始人是乔答摩悉达多。从此以后“乔答摩悉达多“这个名字就永远深深地刻在脑海。感恩当时的历史老师梁险峰,他的博学,幽默,口才和讲课的风格并不压于现在走红的大学教授。我的历史成绩也和语文一样,一直遥遥领先。曾经有一段时间,因为感觉历史太沉重我把兴趣转向了地理。奇异的美景,壮丽山的川让我从历史的滚滚浓烟,兵戈铁马,血雨腥风中“解脱”出来。

今天,当我重新阅读张骞出使西域的精彩故事,我才发现,原来我依然深深地喜爱历史。正因为对张骞的喜爱,让那个比较难认的骞字很早就非常熟悉。

谁也无法改变历史。正因为如此,用心去阅读历史难免使人心潮澎湃,扼腕叹息,甚至于无限伤悲。但是,那些从尘封中走出来的历史人物,有许许多多震撼着我们的心灵。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一生不遗余力修建都江堰李冰;克服千难万险西行取经的玄奘大师;经历十磨九难的出使西域的张骞……不管历史上有多少阴谋,诡诈,血腥,惨痛……却总有那么多大写的人屹立在历史的长河中,为我们诠释着生而为人的风骨,恢弘和气度……隔着岁月的厚幕,久远的历史人物向我们缓缓地走来。只要你真的肯用心去聆听,我们就一定会听见那些让我们醍醐灌顶,开启心智的历史故事。求仁的得仁,求智的得智,求贤的得贤,求静的得静,求美的得美,求好的得好……

有关历史的书籍,林林总总,悄然地放在属于它们的地方。能从中得到什么,领悟到什么,是每一个人自己的缘分。我今天重新阅读张骞的故事,让我发现我自己对历史的热情依然未减。我终于从历史故事中悲情,伤感,痛苦的泥淖中走了出来。我终于克服了对历史的血腥,悲壮,凄惨的恐惧……

是历史的长河中那些大写的人带我走出了迷雾和迷惘。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人性的光辉和美好远远胜过人性的卑劣。“邪不压正”。“天道无亲,恒与善人。”仁者纵然险象环生,但终将雨后彩虹。《论语.里仁》中说:“德不孤,必有邻。”历史的长河也总有那么多扑朔迷离的故事,时而像彩虹遥挂于天际;时而像尘埃无从寻觅……

历史一点都不好玩,常令人肝肠寸断;历史又很酷,常出人意外,让人啼笑皆非。终究是历史长河中那些大写的人们,让我们对人性的美好寄于厚望。不过,历史的长河就像人生的舞台,生旦净丑皆有之,有多少人粉墨登场,就有多少人悄然落幕。悲喜交加,感慨万千在所难免。千古故事千古来,下回分解无间断。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浪更比前浪强。我们以为的现在也正在分分秒秒地变成历史。生生不息的人类,永远在不断地刷新和创造历史。

___梦黎写于成都平原

附:《张骞出使西域的精彩故事》

建元二年(前138年)张骞由匈奴人甘父作向导,率领一百多人,浩浩荡荡从陇西(今甘肃一带)出发。他们朝行暮宿,风餐露宿,备尝艰辛,不料中途被匈奴所俘,并押送至匈奴王庭。匈奴为笼络、软化张骞,为他娶了妻子,并生了儿子,这样一扣就是十年。 但这些并没有动摇张骞完成通西域使命的决心,带去的旌节一直留在身边。一个月黑之夜,张骞一行趁匈奴不备,逃离匈奴。

他们取道车师国(今新疆吐鲁番盆地),进入焉耆(今新疆焉耆一带),又从焉耆溯塔里木河西行,经过龟兹(今新疆库车东)、疏勒(今新疆喀什)等地,翻越葱岭,到达大宛(今费而干纳盆地)。在大宛向导的带领下到达康居(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最后到达大月氏

但是,大月氏的国情已发生很大变化。他们迁到妫水流域后,征服了邻国大夏(今阿富汗北部),决定在此安居乐业,不想再跟匈奴打仗。同时,月氏人还认为汉朝离自己太远,不能联合起来共击匈奴,因此张骞「断匈右臂」的目的没有达到。张骞在大夏等地考察了一年余,于元朔元年(前128)启程回国。归途中,张骞为避开匈奴控制地区,改从南道,他们翻过葱岭,沿昆仑山北麓而行,经莎车(今新疆莎车)、于阗(今新疆和田)、鄯善(今新疆若羌)等地,进入羌人居住地区。 但在途中又为匈奴骑兵所获,扣押一年多。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内乱,张骞带着妻子和助手甘父等三人,乘机逃回汉朝。

汉武帝详细地听取了他对西域的情况汇报后,十分高兴,任命他为太中大夫,赐甘父为奉使君。张骞自请出使西域,历经艰险,前后十三年,足迹遍及天山南北和中亚、西亚各地,是中原去西域诸国的第一人。

张骞二次出使西域回汉,带来了乌孙国的使者,"因令窥汉,知其广大"后,乌孙国使者归国后"其国乃益重汉",两国才开始在平等的基础上友好交往。【张骞带着一种军人特有的敏锐,在进入匈奴人的控制范围之后,他就开始留心每一处水源、每一块草地,并详细记录下来。

他还告诉汉武帝,在大宛国(今费尔干纳盆地),他曾经见过一种良马,这种马的耐力和速度都十分惊人,它们有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名字——“汗血宝马”。据说它们快速奔跑之后,流汗似血色,这后来被证实是寄生虫感染引起的一种症状。张骞称赏它们为汉王朝骑兵最好的坐骑,汉武帝本人非常喜欢马,听说有这样的宝马,自然想得到。汉武帝此时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他认为虽然结盟不成,但通商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张骞带着100名随从出发了,同行的还有一个跟了张骞多年的匈奴人,名叫甘父。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促成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交通线——丝绸之路,从长安河西走廊,再分为南北两道,张骞这次出使,经历了许多国家,知道了西域的许多情况。

他第一次以汉朝使者的身份,与西域的一些国家交往,沟通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联系。历史上称他的这次出使是“凿空(孔)”,意思是张骞打通了中原通往西域的孔道。

这次出使虽然没有达到汉武帝要求的政治目的,但是通过他的旅行观察,却获得了有关西域各国极为丰富的地理知识。使生活在中原内地的人们了解到西域的实况,张骞把这些地理知识写成报告上奏汉武帝,后来司马迁即据此写成了《史记·大宛列传》,得以保存至今。

张骞通西域的意义,不仅丰富了中国人的地理知识,扩大了中国人的地理视野,而且直接促进了中国和西方物质文化交流,中国精美的手工艺品,特别是丝绸、漆器、玉器、铜器传列西方,而西域的土产如苜蓿、葡萄、石榴、胡麻(芝麻)、胡豆(蚕豆)、胡瓜(黄瓜)、大蒜、胡萝卜,各种毛织品、毛皮、良马、骆驼、狮子、驼鸟等陆续传入中国。

西方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杂技也传入中国,对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张骞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从中国甘肃、新疆到今阿富汗、伊朗等地的陆路交通,即著名的“丝绸之路”。完全可称之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qiming.com/7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