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姓怎么读音,储姓怎么念_

常州府宜兴县储氏家族尊唐代储光羲为始祖。储光羲,润州人,举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丙寅科,初授冯翊县尉,历官汜水、安宣、下邽等县尉。曾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过太祝之职,故世称储太祝,累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时,叛军陷长安,曾受伪职。乱平,被系下狱,后贬死岭南。

储姓怎么读音,储姓怎么念_

宜兴善卷洞

储姓怎么读音,储姓怎么念_

储光羲(706-763)

北宋靖康年间,宋室南渡,储氏所居润州庄城地处交通要道,屡遭兵扰,储光羲后裔遂散居江南各地。明洪武年间,储光羲之裔孙储洪入赘于宜兴县丰义蒋氏为婿,储洪遂成为宜兴丰义储氏始迁祖。

储姓怎么读音,储姓怎么念_

丰义储氏宗谱

明清时期,宜兴县丰义储氏家族人文鹊起,科甲联翩,代有人杰,先后有26人进士及第,此外,还有50余人中举,成为当地著名的世家望族。该家族曾创造了不少科举佳话,诸如“三凤首飞”、“三凤重飞”、“三凤三飞”、“五凤齐飞”等,这在中国长达1300年的科举史上也是少有的。

所谓“三凤三飞”是指:兄弟三人为同榜进士;“三凤重飞”是指同姓兄弟三人再次中同榜进士,这种情况在科举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储氏“三凤首飞”发生在南宋咸淳六年(1270年),当时,储文銞、储文郁、储文璧三兄弟一起中庚午科同榜进士。

三凤二飞发生在康熙六年(1667年),储善庆、储方庆兄弟与从侄储振同中丁未科榜进士。

三凤三飞于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储方庆的三个儿子:储雄文、储大文和储郁文同登辛丑科进士第。

所谓“五凤齐飞”是指:储方庆的五个儿子:储右文、储大文、储在文、储郁文、储雄文。这兄弟五人四进士一举人,号称储氏“五凤齐飞”。此外,宜兴储氏家族在明清时期还曾先后两次出现过兄弟三人两次中同榜为举人的盛况,明洪武四年(1371),储正夫、储立夫、储益夫三兄弟同中辛亥科乡榜。雍正十年(1732),储在文的三个儿子储传泰、储晋观和储鼎泰在壬子科一起登科。可见,储氏家族所创造的科举奇迹在自隋炀帝始建进士科后至清末1300余年的科举上可谓是绝无仅有的。

储昌祚(1559-1630),储光羲第二十七世孙,储士鲁长子,字肩宇,万历十年(1582),储昌祚中举后,万士和告诉他说:“足下青年荣荐,前途未可涯也。居官勿纳人一钱,亦勿以一钱贿于人。昌祚守其言终身。时史梦麟、张纳陛尝讲学东林,昌祚谓人曰:士大夫立身、行己、治官、理家,何者非学而聚徒标榜,伐异党同,吾惧清流之祸复作矣。”,其后,果然如此。

万历十七年(1589)己丑科,储昌祚进士及第,历官鄱阳、浦城知县,累官至四川重庆兵备川佥事,谱称“副宪公”。

宜兴丰义储氏自储昌祚之后,生齿日繁,家丁兴旺,以科第世其家,成为宜兴最负声望的世家大族之一,子储懋端、储懋远、懋储纯、储懋扬、储懋学。孙储福畴(储懋端子),字九游,满清贵族定鼎中原后,隐居不仕,率弟课文,读书教子以终。曾孙储善庆、储方庆,玄孙储在文、大文、郁文、雄文,皆进士;储右文、储高文皆举人。子孙科第联翩,代有闻人,家学渊源,为宜兴县之首。

储显祚,储士鲁次子,储昌祚弟,字文曙,万历四十四年(1616)丙辰科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延宁粮储道、襄阳知府,积官至陕西按察使。著有《历朝史断》。弟储国祚,贡生,开储氏文学之先。储显祚子储赓,为顺治十一年(1654)甲午科举人。曾孙储若愚,康熙三十年(1691)辛未科举人,仕至南安县知县。子储懋植、储懋朴、储懋标、储懋概、储懋枢、储懋桢。

储欣(1631-1706),储昌祚孙,储懋端子,字同人,号在陆,清初经学大师,在九峰楼辟“在陆草堂”,讲学其中,从者入云,“一时名下士,掇巍科,列辞垣,如杨大鹤、狄亿,暨邑中潘宗洛、朱世勋,从侄大文、在文辈,指不胜屈。” 储欣中康熙二十九年(1690)庚午科举人,会试不第后,足不登贵人门,以闭门著述为己任,著有《在陆草堂集》、《唐宋十家选》、《八家类选》、《春秋指掌》等。子储芝;孙储掌文。

储曾,储昌祚曾孙,储遇伯子,顺治六年(1649)己丑科进士,授江西永丰县知县,在任三年,因负课去官。归家后,杜门课子,长子储振、次子储抡。

储振,储昌祚玄孙,储曾子,字玉依,“生而嶷秀,十一岁拟闱墨七艺,提笔立就。”康熙五年(1666)丙午科乡试,“首场用五策取士,榜发方庆第一,善庆第六,振第八,一时称为三凤。” 康熙六年(1667)丁未科,储振又与储善庆、储方庆兄弟同中进士,储氏叔侄一榜三进士,一时被传为佳话。储振初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充会试同考官,擢洗马,迁右春坊庶子,仕至日讲起居注官,卒年49岁。子储逊,康熙五十二年(1713)癸巳科举人。

储抡,储振弟,字瀛杰,性醇谨嗜学,康熙二十一年(1628)壬戌科进士及第,仕至江西临川县知县,循声茂著,历二载,卒于官,祀名宦。

储善庆,储昌祚曾孙,储懋端孙,储福畴次子,字长能,“颖悟绝伦,年十一,援笔成十艺。”中康熙六年(1667)丁未科进士,授官井阱知县,“文才吏治,时称双绝。” 长子储高文,字风崇,康熙四十七年(1708)戊子科举人。孙储燧,字敬舆,雍正十一年(1733)癸丑科进士,历官监察御史、刑部主事。储善庆另一孙储麟趾,以荆溪县籍中乾隆四年(1739)己未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长兄储贞庆,工诗词。储贞庆子五人,并登甲乙榜。

储方庆(1633-1683),储福畴第三子,储善庆弟,字广期,号遯庵,康熙五年(1666)乡试解元、六年会试第三,官福建兴化府清源知县。康熙十七年(1678),诏举博学鸿词科,时任内阁学士的董纳荐储方庆以应选,复以原官用,因病告归。储方庆五子先后登科第,时人称“五凤齐飞”。弟储捷庆,字捷飞,武庠生。

储右文,储方庆伯子,字云章,号素田,康熙十六年(1677)丁巳科举人,初授湖北京山知县,迁福建宁德县知县(知州衔),后因病解组归家。著有《敬义堂集》4卷、《文牒》10卷。子储开济,字容泉,幼从二叔储大文读书于九峰楼,才识高远,绝意仕进,著有《闽峤纪事》、《听涛轩集诗稿》传世。储开济子储建枢,附贡生;储开济孙储汝琦,诸生,皆绩学能文,能世其家。

储大文(1665-1743),储方庆仲子,字六雅,因所居楼名“画山”,故学者称“画山先生”。五岁授经,受业于从祖储欣,偕诸兄读书于九峰楼,康熙六十年(1721)辛丑科进士及第,与四弟储郁文、五弟储雄文同榜进士,储大文中会试会元,选翰林院庶吉士,旋告病归。储大文学有专长,辑有《玉井金梅集》、《明文透宗集》等,著有《存研楼集两集》,采入《四库全书》。

储在文,储方庆叔子,字礼执,号待兰,“少敏悟,年十岁,家塾草经义,已崭然见头角。”读书九峰楼,从祖储欣称之为“玉堂器”。中康熙四十八年(1709)己丑科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引疾归家,“时对兄弟啜茗清谈,勤课诸孙,月校宗从艺业者。” 著有《待园集》20卷传世。子四:储传泰、储晋观、储鼎泰、储兆丰。储在文冢孙储赐书,乾隆九年(1744)甲子科举人,以授经课士为己任,学者称璞庵先生。

储郁文,储方庆季子,字允弢,康熙六十年(1721)辛丑科进士,授徽州府教授。子六:储元晋(字孟养)、储元临,皆诸生,后者著有《细芸阁诗稿》;储元升,字仪羽,雍正二年(1724)甲辰科进士,历官苏州府学教授、桐城、青州、东明等县知县,著有《剩墨集》;储元益、储元贲、储元恒兄弟三人,则无功名。

储雄文(1711-?),储方庆第五子,字汜云,康熙六十年(1721)辛丑科进士,仕至知县,工诗善文,著有《浮青水榭集》4卷、《馆课》、《古今文诗赋》等行世。子储国钧,字长源,工文善诗词,屡试不第,著有《一壑风烟集》2卷、《抱碧斋集》2卷、《倚楼笛谱词》2卷、《于献集》2卷等。

储掌文(1687-1770),储欣孙,字日虞,祖父储欣为名儒,幼时从祖父学,“故其为文雄迈博健,有祖风。”康熙五十四年(1715)乙未科中举后,绝意仕途,以教授生徒为生,“历三十余年,自邑党及广陵、新安游其门者,或掇巍科,或列词垣,如吴冠山、谢未堂、洪时懋辈,指不胜屈。”乾隆十一年(1746),授官云南纳溪县知县,金川平定后即解职,由于总督的挽留,出任成都锦江书院山长,“蜀郡士望尘踊跃,文风大振。” 卒,年八十有四。

储元升,储郁文子,字仪羽,雍正二年(1724)甲辰科进士及第,补苏州府学教授,以卓异授官安庆府桐城县知县,改山东东明县知县,“设留养局,收恤邻邑逋民,道无殣者。其学博览经史,尤嗜宋明诸儒语录,根底深固。” 著有《剩墨集》传世。弟储元晋、储元临,皆诸生。

储赐书,储在文冢孙,储传泰长子,字玉衡,乾隆九年((1744)甲子科举人,十上春宫,屡试不第,“生平南船北马,游踪辽阔,邮亭客舫,问学者踵相接,门下士若陈太史春田、王进士廷宪、昆弟实能传其经学。” 学者称“璞庵先生”。

储晋观,储方庆孙,储在文次子,字宽夫,雍正十年(1732)壬子科,与兄储传泰、弟储鼎泰一起考中举人,当时人称储氏“三凤”。翌年,登癸丑科进士第,授翰林院编修,“不事奔竞,稽古读书,充国史纂修官,又充纂修明《通鉴纲目》。” 寻卒。

储兆丰,储在文四子,储晋观弟,以荆溪县籍中乾隆十年(1745)乙丑科进士,授徽州府学教授,卒于官。

储燧,储高文长子,字敬舆,雍正十一年(1733)癸丑科进士,曾任监察御史,仕至刑部主事。

储宝书,储在文孙,储传泰次子,储晋观侄,字玉森,乾隆二十五年(1760)庚辰科进士,殿试后得旨:“储宝书家世通经,着以教职即用。”选授徐州府学教授,会丁内艰,服除,补授苏州府教授,卒于官。储宝书“生平嗜学好古,家奇贫,索逋盈门,而读书裕如,手未尝释卷,熟于经史,晚年尤喜为诗,脍炙人口,顾懒不收拾,讫无专集,时论惜之。”

储秘书,储在文孙,储传泰三子,字玉函,乾隆二十六年(1761)辛巳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户部主事,转刑部,升员外郎,迁吏部稽勋司郎中兼管考功司,出为郧阳知府。著有《缄石斋集》4卷、《试帖》1卷、《花屿词》1卷行世。

储龙光,储夔子,储福蟾孙,字于宾,雍正元年(1723)癸卯科进士,历官户部郎中、口北道、浙江金衢严道,官至福建按察使。弟储章光,诸生。子储瑾德,“坦易乐施,讫贫无吝色。”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qiming.com/8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