焓字取名的寓意和含义(焓字的寓意)

焓字取名的寓意和含义(焓字的寓意)

上半年,这部电影刚上映的时候,网上评论,对这部电影褒贬不一,细节控,剧情控,对这部电影是贬得一文不值,以至于这部电影在我电脑里趟平了两三个月,在江门的时候,一直忙工作,下班后,也没有多少兴趣看电影,今年几乎是我成年以来看电影最少的一年,在江门倒是把《人民的名义》这本原著读完了,耗时9小时零1分,有时间和精力可以写篇《人民的名义》书评,其实有时候,无论是写影评还是写书评,感念最多的恰好是刚完结的那一刻,仿佛有千般话语想要书写出来,但又会矛盾的觉得,这样写出的东西当真是自己真实的想法吗?或许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后,再结合过往的生活经历再去书写,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时代总是在不声不响地把一些人和事抛弃,抛弃的时候,突如其来,没人能够逃避。电影开场的画面维持了老谋子一贯的高水准艺术美感,皑皑白雪,四朵降落伞慢慢降落在林海雪原里,对于这雪原外景,开始我一直以为是特效,还想,现在的特效做的不错,后来查了下,实景拍摄,还特意在东北的冬季,好感顿生,当今电影,对于特效的运用,有点审美疲劳,之所以疲劳就是觉得一个字“假”,实景拍摄的好处,除了代入感强,还让人觉得真实,场景真实的电影,现在难觅了。回归年代感,这类电影,美国的好莱坞确实做的不错,比如在看“绿皮书”和“老无所依”的时候,那种年代感总是会让我想起处于同时期的中国,当时两个国家的经济和工业水平的差距至少是20年+,改革开放的这几十年,祖国确实发展速度飞快,听出过的朋友说起美国,也不再是那么有光环,比如旧金山的高速路坑坑洼洼,曼哈顿周围的破烂房跟广州的城中村也不遑多让,一个城市,光鲜的建筑毕竟只是给外人游客看的,本地的生活,冷暖自知,一切的光鲜亮丽,回归到生活,都是些没有色彩的黑白画。

“乌特拉”是此次行动的代号,内容主要是将一个从日本人在哈尔滨人体毒气试验基地逃出来的一个叫王子明的幸存者转移到苏联,然后在国外揭露日本人在中国的恶劣罪行,引起国际声援,给予日本在国际上舆论的压力和谴责。但是从张宪臣一行人降落的那一刻起,就因为雷佳音的叛变革命,导致了跟他们接头的都是伪军的特务,好在一开始分了两组,张宪臣搭配数据员小兰一组,王郁和楚良一组,两组人的接头人都是特务,但是他们都不知道,张宪臣那组率先识破了沙溢扮演的老冯,当场跟小兰干掉了老冯俩特务,独自踏上前往哈尔滨的火车,楚良和王郁就没有那么幸运,于和伟扮演的周乙和鲁明太过狡猾,一直都没有暴露特务的身份。

同一班列车,两组人的不期而遇,因为张宪臣先识别出了特务,处于安全考虑,在厕所反常的留下暗号,而暗号又被叛变的雷佳音给涂改了,正因为雷佳音的多此一举,让熟悉张宪臣多年的妻子王郁警惕起来,一直没有透露此行的目的给周乙和鲁明。在火车上,小兰被一个特务给拉走问话,正当要暴露时,及时赶过来的张宪臣合力小兰干掉了那个路人甲特务,同时也暴露了自己的行踪,然后张宪臣和小兰分头逃离。在这段,张宪臣冒充特务换票的剧情,个人觉得还不差,至于小兰那段逃脱的情节,就经不起推敲了,我看完也是疑点重重,比如,当时在火车站到处都是巡查的军队和警察,突然的枪响,难道就引不来敌人?何况当时小兰从火车上跳下来时,还摔伤了腿,小兰除了导演和编剧强行施加的主角光环,我真不知道她是以何种方式摆脱敌人的围捕,成功到亚细亚电影院跟张宪臣汇合的。

焓字取名的寓意和含义(焓字的寓意)

后来的剧情就一般般,很多地方还真经不起细推,比如,张宪臣特意化妆成女人到书店找密码本书时,为啥转了一圈离开后,特务就立即察觉了不对劲,发现书被盗,只留下了书壳,而且张宪臣离开书店后,摘除伪装后,特工为啥就能马上辨别出他就是刚刚伪装的那个女人?张宪臣在逃离了书店后,如果不到大酒店门口找寻失散儿女的信息,会不会特务就不会抓住他?反正,张宪臣被抓,有刻意的痕迹,不是我吹毛求疵,当真是看得难受,一个经历了特工培训的人,严刑拷打都不惧,隐藏和压制情绪,这种训练,怎么可以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焓字取名的寓意和含义(焓字的寓意)

张宪臣被抓后,经受了各种虐待,就是为了套出他们这批人的情报,中途有过一次越狱,可惜在最后功败垂成,周乙这个股长也暴露给了张宪臣他是潜伏在敌人特务科内应的信息,个人感觉,这种谍战片,如果周乙在最后再表明自己是共产党人的身份,效果应该会更好,至少观众在观影后,才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这一套,美国好莱坞就玩得炉火纯青,好多烧脑大片都喜欢这么玩,也正是这种叙事手法,能够刺激观众的观影感受,观众看一部电影,平缓的剧情早就见惯不怪了,多点曲折和烧脑,可以刺激观众的G点。我不是导演,也不是学相关专业的专业人士,只是以一个多年影迷的身份就事论事,或许是怕太绕了,观众理解不了剧情吧。

既然周乙已经透露了自己的身份,后面的剧情,个人感觉就太一般了,街道追捕,枪战,飙车,一部谍战剧拍出了黑帮火拼的暴力片,真是有意思极了。张宪臣最终还是牺牲了,而另一组的楚良为了掩护王郁,也在被抓前,服下了衣领下的氰化钾,两男两女的四人特工组,最终也就王郁和小兰活了下来,王子明最终还是在组织的掩护下到了苏联,“乌特拉”行动最终以牺牲两名男特工的代价成功完成了,最后,周乙帮临死前的张宪臣找到了他和王郁流落在大酒店前的俩子嗣,并交给了王郁,饰演王郁的秦海璐在看到子女后,想起牺牲的丈夫张宪臣,内心戏演技不错。

“乌特拉”在俄语里是“黎明”的意思,暗示着地下工作,在不久的将来,迟早会迎来胜利的那一天,电影结尾,周乙拿走了小兰的那粒氰化钾药片,鼓励小兰,不管遇到的情况多恶劣,抗击日寇的战争迟早会迎来黎明。电影结尾处,周乙亲手杀死了叛变革命的雷佳音,算是给死去的楚良和张宪臣报仇雪恨了,这段几十秒的戏看得当真过瘾,但是也将周乙的处境推到了悬崖边上。

焓字取名的寓意和含义(焓字的寓意)

整部电影,个人感觉还行,主要是演员挑得好,很多剧情全靠张译和于和伟等人的演技在强撑,

焓字取名的寓意和含义(焓字的寓意)

焓字取名的寓意和含义(焓字的寓意)

若是找吴签这样的小鲜肉来演,肯定是一部烂片了,倒不是我歧视新生代演员,当真是现在的年轻演员有演技的寥寥无几,这种谍战片,细节和配乐真的很重要,想起了七八十年代拍的那些黑白谍战片,紧张的配乐真能把观众代入到剧情中去,相信当年的那批导演大多受到了我最喜欢的一个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影响,阿尔弗雷德不但擅长营造紧张悬疑的环境,写的剧本也是水准一流,现在能有其几成功力的也只有克里斯托弗-诺兰了,年轻时候诺兰的电影那是真牛,只是自从“星际穿越”后,拍的“敦刻尔克”太过于可以美化英军,如果他不是诺兰,“敦刻尔克”也算是一部好电影,只是因为他是诺兰,“敦刻尔克”才让他遭遇了票房滑铁卢。去年的“TENTE”,其实也是一部很有意思的电影,引入的“熵”概念,让去年很是火了一把,很多不是理工专业的人,可能都是第一次听说“熵”这个词,更不用说理解其含义了,而我初次接触“熵”的定义,还有一个“熵”的兄弟,“焓”。“熵”和“焓”其实是物理化学里的一个定义,具体让我来解释,我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了,十多年了,毕业后又没有从事对应专业,接触的更少了,再次强调,“物理化学”是一门单独的学科,不是“物理”和“化学”的合并称呼。前段时间,得知,这个月底,曾经的大学就要搬迁到新校区了,颇为遗憾的是,去年同学会的时候,没有跟还位于旧址的大学做一个道别,十年时间,改变了很多,记忆中的梧桐树,教学楼,食堂二楼,新操场,总是会带给我许多回忆,尤其是“512”当天下午,位于宿舍楼旁,踢了整整6个多小时足球篮球场。而新操场,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早晚十圈的慢跑,减掉了20斤脂肪。现在看着大腹便便的自己,年初,用了一个月时间,在长江师范学院的塑胶跑道上,早十圈的量,只减掉了5斤脂肪,而且在回公司后,又反弹了10斤上去,人上了年纪,新陈代谢缓慢,再也没有年轻时的活力了,年岁不再,从前的很多兴趣和爱好都随着时间逐渐被生活剥离,而出于对文字的热爱,让我在闲暇时间,还在坚持,我不止一次地说,我也不知道我能坚持多久。对于写作,纯粹是一种爱好,仿若一个杯子,每天经历的人和事,总是会慢慢地将这个杯子填满,写作就是将这个填满的杯子清空,然后又以空杯子来装填人生经历和感悟。
这篇影评写完,我不知道写下一篇影评又是什么时候,或许是明天,又或许是下个月,也可能是明年,怎么说呢?就像电影“阿甘正传”里,“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也不知道下一颗吃到的是什么味道”,就如同我的文章,读者永远也不知道我下一篇我会写什么。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qiming.com/7016.html